第52頁(第1/4頁)
章節報錯
卓昭節飛快的盤算了一下,心想寧搖碧貴為雍城侯世子,那日不但救了自己,而且沒說幾句話就主動告辭而去……怎麼也不可能自己這邊道謝反而得罪他吧?
既然不是寧搖碧,那就的確沒遇見什麼人了……
何況遊湖的事情都過去好幾天了,就問班氏:&ldo;可是二表哥這些日子在外頭遇見了不好的人?&rdo;
&ldo;玳瑁去叫炬郎來。&rdo;班氏點了點頭,吩咐道‐‐遊炬自然不是巧合得偏就不在,不過是班氏不想老實的孫兒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被拘到公堂上去,故意推脫罷了,既然卓昭節當場就給出了證據……就這麼把魏沛打發走了最好。
第四十五章 飛來誣告
遊炬過來當然也是一頭霧水:&ldo;孫兒如今還只是跟著父親學東西,雖然也管一些事,但都不打緊,而且孫兒不記得最近與人有過爭執。&rdo;
&ldo;那你父親這些日子可與人衝突過?&rdo;班氏沉吟著問道。
遊炬搖頭道:&ldo;不曾。&rdo;
班氏也奇怪了起來,都是她看著長大的子孫,什麼性情她最清楚不過,二房的父子都是老實人,說個謊都要臉紅個半天讓人想相信都難的,就連上次江家來人,遊霖膽怯的非要把外甥女攛掇到江家人跟前去以提醒江家了才能安心‐‐那還是有遊若珩和班氏頂在前頭、與二房根本沒什麼瓜葛的情況下,這麼小的膽子,在外頭他怎麼可能得罪人呢?
再說秣陵上下,以遊家的聲望地位,也很不該被栽這個贓啊!
盤問了半晌,連遊炬身邊的小廝都被再三的問了,班氏到底沒查出來這事情是誰幹的,等到遊若珩回來,聽說了此事,也十分詫異,問:&ldo;你可買過戰國古鼎?&rdo;
遊炬苦笑著道:&ldo;孫兒見都沒見過。&rdo;
&ldo;算了,反正今兒昭節給你做了證,明日讓人去問問魏幸。&rdo;班氏琢磨無果,想想魏沛已經去向船家和百戲班子取證了,何況那日四個晚輩分明就是去遊湖的,身正不怕影歪,也就不放在心上,讓遊炬回去了。
沒想到翌日魏沛再次過來,非常為難的告訴遊家:&ldo;那朱娘子並手下的船家據說要往北地去探望親眷,三日前就連船開進杭渠走得遠了,至於百戲班子……卻也是三日前離了住處,問左右鄰舍都不知道去向!&rdo;
遊若珩與班氏對望一眼,臉色都慎重起來:&ldo;當日渡口也有其他人在的……&rdo;
&ldo;敢問老大人、老夫人,令孫可記得當時之人的名姓?&rdo;魏沛忙問。
遊炬再次被召來,當日一同遊湖的遊燦、遊煊和卓昭節也一起過了來,遊煊伏在遊若珩膝上奇道:&ldo;咱們這許多人都能證明二哥當時在船上,還要尋外人做什麼?&rdo;
&ldo;小郎君不知,那原告亦有五六個人證,何況一口咬定了貴家親眷下人自然是向著炬郎君。&rdo;魏沛苦笑著道。
班氏就問:&ldo;你們可記得當時所遇之人了?&rdo;
一干人都搖頭‐‐當日渡口雖然人來人往,但因為下著雨,他們忙著上船,哪裡會去留意旁人?再說遊燦與卓昭節都是教養良好的小娘子,沒事怎麼會隨便盯著路人看呢?
&ldo;學生也相信老大人和老夫人膝下的子孫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來的。&rdo;魏沛嘆著氣道,&ldo;奈何如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