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2/3頁)
章節報錯
長公主就送他到江南暫住。&rdo;
&ldo;原來是位世子,怪道方才那船開得那般危急。&rdo;遊炬不禁感慨了一句,因著江南富庶,讀得起書的人多,自然在朝為官者也不少,尤其秣陵乃江南大城,如碼頭這樣不乏貴人來往的地方,等閒人卻是不敢怎麼放肆的。
卻見崔含芝等人在甲板上等了片刻,才有一大群人簇擁著一個少年走出來,因此刻離得有些遠了,也看不清楚那少年長相,只瞧出他著了丹色袍服,因身份尊貴,那丹袍之中又織了金絲進去,雖然今日天色陰沉,並無日頭,但軟風吹過,就見那袍子上一閃一閃的折出光彩來,胸前腰間,俱有美玉閃爍、寶帶琳琅,裝束華貴,頭上金環束髮,說的話聽不見,姿態卻顯然是傲慢的。
卓昭粹噫道:&ldo;居然當真是接的他?&rdo;
又自語道,&ldo;奇怪,這紈絝不是……他要進懷杏書院做什麼?&rdo;
聽他語氣,可不只是看不慣這位寧世子,彷彿兩人從前也有過過節一樣。
旁人既不認識寧搖碧,如今也都急著迎了卓昭粹回去見遊若珩和班氏,就道:&ldo;料想是慕名,趁著避禍的光景混上些日子,看在紀陽長公主的份上,崔山長也不能不應付一二。&rdo;
卓昭粹也這麼認為,就不再看下去,一同到了遊家的車馬邊,遊炬提醒道:&ldo;表弟,我們替你備了一匹馬,亦有馬車,若是表弟才上岸乘馬不適,不如就登車。&rdo;
&ldo;在船上悶了一路,我如今倒正好想乘馬。&rdo;卓昭粹笑著謝了他,利落的蹬鞍上馬,見狀,明合、荔枝也都扶了卓昭節和遊燦上車。
一路順順利利的進了城,到得遊家門口,早有遊炬的小廝跑前頭報信,此刻遊家早就大開中門,因為大房有孝在身,遊霰又被遊若珩下重手打得起不了榻,加上卓昭粹終究只是晚輩,就是遊霖帶著因為年紀小沒跟去碼頭的遊煊一起在大門處迎接,兩邊彼此打量了一眼,都忙不迭的彼此見禮,敘了幾句路途辛苦,遊霖就將卓昭粹往裡讓,道:&ldo;父親、母親是早早就唸著了,粹郎不可耽擱,先去端頤苑見了二老。&rdo;
&ldo;昭粹也一路惦記著外祖父與外祖母……&rdo;卓昭粹一邊寒暄,一行人前呼後擁的往端頤苑擁去。
第二十三章 名額
遊若珩和班氏仔細端詳著頭次見面的外孫,卓昭粹生的酷肖其父卓芳禮,不算俊秀,但眉眼端正,舉止有度,對遊家上下既親熱也恭敬,加上又是嫡親血脈,遊若珩和班氏自然是怎麼看怎麼喜歡。
班氏看著看著就擦起了淚:&ldo;一晃眼的功夫你也這麼大了,記得當初我們回江南的時候,律潔還抱在你母親的手上呢!&rdo;律潔便是卓芳禮同遊霽的長子卓昭質的字,卓昭質是比遊爍還要年長幾歲的,聽班氏這麼說,卓昭粹就莞爾道:&ldo;大哥如今也常常唸叨外祖母,說外祖母親手做的蒸糕連母親做的都比不上的!&rdo;
當年班氏隨遊若珩宦於京中,所謂長安米貴,居不易,靠著遊家祖上的一些產業,遊家雖然還不至於要當家主母親手下廚,但畢竟遊若珩身為翰林,清貴卻只能靠著不多不少的一點俸祿吃飯,為替兒孫計,班氏那時候過日子十分打算,糕點皆是親自為之,她是江南土生土長之人,很會做幾樣江南風情的點心,給遊若珩或遊霰等人待客送人,花費極不大,也不失體面。
那時候得的最多的當然就是女婿家,卓昭質尤其的喜歡吃蒸糕。
此刻被卓昭粹提了起來,班氏不禁感慨萬千,眼看她又要落淚,遊若珩就咳嗽了一聲,問道:&ldo;你功課如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