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第2/3頁)
章節報錯
do;
這種可能性是極低的,謝盈脈一聽就立刻搖頭:&ldo;陳珞珈是嶺南人氏,父母本都是漁民,出海時遇見風浪身死,留她一個孤女無依無靠,為族人所欺凌,家產也不得保全,虧得師父路過,助她安葬了父母,又憐她孤苦,收了她為徒,師父一直在南面……在墜湖之前,她到過最北的大約也就是秣陵了,而且她若與長安的貴人有關,當初被雍城侯世子追緝時就該亮出這層關係脫身,而不是去拖我下水,畢竟她去尋我時本來也只是為了不甘心,根本沒有指望我可以幫他們的。&rdo;
卓昭節沉吟不語,半晌,道:&ldo;升道坊是嗎?就是延興門旁的那個坊……我回去告訴母親,使人去查一查!&rdo;
謝盈脈提醒道:&ldo;假如是她的話,很有可能還會對你不利,這幾日你最好都在侯府,若一定要出門,多帶些人……不管是不是認識的人要引你到僻靜處,或者打發你身邊的人走,不要理會!&rdo;
卓昭節臉色難看的點了點頭,她是切身落到陳珞珈手裡過的,雖然陳珞珈要拿她當人質,沒有怎麼傷害她,但小虧小苦頭不斷,也足夠一向嬌生慣養的小七娘受的,對陳珞珈,卓昭節實在是畏之如虎,不能不慎重!
謝盈脈心繫著伍氏和屈談,論起來陳珞珈因妒生恨最想對付的就是她這個師妹了,假如陳珞珈當真沒死的話,她的表姐和表姐夫可比卓昭節危險得多,謝盈脈先追上來告訴卓昭節自己所目睹一事,已經是對卓昭節極為關心。
當下說完了事情,她又匆匆告辭,回昌樂坊去戒備了。
如此回到侯府,照例與沈氏那兒應付過了,回到四房,遊氏已經在等著,先行一步、進府的赫氏正陪著她說笑,卓昭節進去時,恰好聽到赫氏道:&ldo;……還要等七娘一起的,不想七娘卻執意要咱們先回來,道是收拾那兒無須咱們幫忙,快點回來休憩是正經,這麼著,她這樣體貼……&rdo;
聽使女稟告說七娘回來了,赫氏遂住了口,笑著轉過頭,&ldo;今兒可是勞累七娘了。&rdo;
&ldo;嫂子哪裡的話?&rdo;卓昭節雖然這會被陳珞珈未死、還大搖大擺出現在長安的事情弄得手足無措,但也知道若此刻神色不豫,恐怕赫氏會誤會,在路上就斂了愁色,如今就微微一笑,&ldo;說起來今兒許多變故可多虧了嫂子照拂,不然我還應付不過去呢!&rdo;
赫氏笑著道:&ldo;七娘這話說的可就太謙遜了,今兒的事情可都是你忙前忙後,咱們啊只不過是略搭一把手罷了,要說時大娘子與淳于六娘子,那是例外的事兒,誰都沒想到這兩位固然從前不和睦,竟然能夠在光天化日、大庭廣眾之下動起了手,就是郎君們也鮮少有幾個如此不管不顧的,這樣的意外,換作了旁人在那裡也要發愁的,再說就是這件事情,七娘處置的不也是很好嗎?&rdo;
遊氏顯然剛才也聽說了此事,就嗔卓昭節:&ldo;還是太孟浪!這樣兩位娘子動手,你往前湊個什麼?賭她們會顧忌你?縱然如此,這還有個收不住手的時候呢?你那身子骨兒嬌滴滴的,哪裡禁得住她們誤傷?這樣冤枉不冤枉啊?&rdo;
卓昭節笑道:&ldo;也沒什麼事……古姐姐拉住了我,我也是頭次見著這樣的,就急了。&rdo;
&ldo;滿長安都知道時大娘子與淳于六娘子不和,你今兒就不該把她們都請來。&rdo;遊氏指點道,&ldo;就算要請,也不該叫她們知道另外一個也得了帖子,最好把赴宴的辰光寫岔開,讓她們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