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頁(第2/3頁)
章節報錯
可這裡是西域。雖然月氏諸胡已成大涼羈縻,可當真想支使他們去送死,這也不可能‐‐胡人又不傻,情願暫時撇了產業遠遁,大涼的大軍難道還能永遠駐紮在他們的地方?到時候重頭還是要大涼軍隊為主力,那輜重呢?勞師遠徵,本就容易出意外……
雍城侯的軍略很一般,他也只能想想這些常人都能考慮到的地方,多想了不免就要想到……申驪歌,他深吸了口氣,告訴自己不必再想下去了。因為,仲崇聖已經降了。
已到風燭殘年的名將,昨日接到小吏上山稟告大涼天使前來,且內有喀王血脈義榮侯,仲崇聖甚至是被人扶著下山跪迎諸天使、自稱罪臣,態度之謙卑,讓本以為需要好生費番口舌的使者們都愣了半晌才反應過來。但抱著警惕上山之後就不奇怪了,仲崇聖年歲已長,沒幾年活頭了,他在山上居然子孫興旺的很,大大小小的足有幾十人。最得仲崇聖喜歡、這兩日一直伺候在眾人跟前的幾個仲家子弟,也不過十餘歲,是伶俐且剽悍的人,然而到底因為生長的環境顯得笨拙和無知了。這樣的地方、這樣的處境……
見識過大涼的繁華,有幾人在臨終前還不抓住機會讓後嗣脫離東夷山這樣的荒僻苦寒之地?仲崇聖若子女不多,也許還有改頭換面設法逃離東夷山的指望,可這麼多人……
再者當年帶上山的女子本就遠遠少於男子,這些年下來,東夷山的防禦越發的穩固,可情況反而越發不妙了。雍城侯沒想到,蘇史那卻想到,山上如此之多的工事,恐怕和女子稀少也大有關係‐‐女子少,分配不均,那麼剩下來的男子,即使仲崇聖也很難強行彈壓下去,索性讓他們一天到晚做著事情,還安穩些……
萬裡迢迢的跋涉,從初夏到夏末,一路上也不是沒有經過艱難困苦,可到了地方,事情處理得如此順利……順利得雍城侯都不敢相信。使者們的心情反而複雜起來。一直到下屬來報:&ldo;宴席已經設好,敢問諸位大人,是否現在就去請仲將軍?&rdo;‐‐昨日仲崇聖接到訊息就投降,並請眾人上山後飲宴,事情這樣順利,充分體諒了大涼天威的不可侵犯與當今天子的賢名遠播。天使們都滿意的很,今日雍城侯便設宴回請,雖然還在東夷山上,用的是仲崇聖昨日請客的地方,但大涼士卒卻已經代替叛軍接管了各處,這次的宴飲也是使者這邊一手打理的。而仲崇聖雖然投降了,但具體的職位還是要回長安後請鹹平帝來定……所以如今還是含糊的稱其為將軍。
第一百八十一章:之後
宴飲自然是賓主盡歡。
其中雍城侯一行所攜帶的家伎和著盛世雍容的樂聲翩然起舞,更讓座中許多從前朝就跟隨仲崇聖的老將睹之落淚‐‐這本是為了在勸降中進一步勾起仲崇聖思念長安的計策,雖然成了雞肋,然而如今倒更讓這荒僻的東夷山上的宴席有了幾分長安的感覺。
在東夷山出生、此生都未曾見識過長安的諸人,雖然不能從樂聲舞袂裡追想盛世長安的風流景象,可在女子本就極為匱乏的東夷山,幾曾有過這樣的享受?原本這些家伎就是特意挑選出來的,個個色藝雙絕,雖經跋涉,容色消減,可到底是長安滋養多年,沐浴更衣之後,用從長安一路所帶的脂粉釵環打扮起來,足以讓東夷山之人想起諸如&ldo;傾國傾城&rdo;的詞語來了。
這場宴樂一直持續到深夜,雍城侯慷慨的答允了幾名年輕鹵莽的少年將領所提出的要求‐‐令家伎為諸人侍寢。事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