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洛陽的漢靈帝劉宏大為震驚,隨即憤怒,懼怕等情緒不一而足,難得上了早朝詢問大臣計策。
還是太傅袁隗除了主意說要再招皇甫嵩回北地防守。
但十常侍的張讓卻道:“黃巾勢大,逼近京都洛陽,而西涼苦寒之地,是有緩急,當分而處之。皇甫嵩為大漢當朝名將,非其不可平亂,不若讓董卓前去西涼,而皇甫嵩繼續平定黃巾賊人,可好?”
劉宏也不在意為何這些日子張讓常常為董卓說話,現下情勢不妙,有了主意自然是要聽的,故而便同意了,寫下聖旨,令人八百里傳召董卓回京。
等天子的詔書送到董卓處,此時漢軍已經攻下了宛城,正自休整。
京師來人,眾將自然是要接見。等黃門宣讀完旨意後,升官發財卻是少不了董卓的。
與皇甫嵩等人交接一番後,定下三日後啟程前往洛陽。而隨行的還有屢立戰功的呂布。
“將軍贈送兵馬之恩,呂布銘感於心。”臨行之際,呂布與皇甫嵩,袁紹,張邈,曹操一一告別,但其中最要感謝的就是皇甫嵩了。
當年在西涼之時,呂布本部人馬折損過半,還是皇甫嵩隨後送了千餘人與他,方才能去幷州說動丁原出兵,之後又與幷州軍一同前往冀州解救恩師盧植,殺敗張牛角等軍。而現在,呂布的三百人依舊折損大半,手下不過百人,皇甫嵩竟然將大將麴義送於呂布,得軍一千,全是精銳之軍。
若說呂布對高順那是情深意切,對田豐是求賢若渴,這麴義完全就是運氣使然,想不到領了三百軍前來許昌,居然換的麴義這般大將。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可不是妄言。
皇甫嵩笑道:“奉先不顧千里之遠前來相助,這份情意,我皇甫嵩也是記得的,酈兒在你那也多少讓你擔待了。”
皇甫嵩說是為了報恩,其實牽強的很,看來還是因為兒子皇甫酈在呂布軍中,若是有個閃失,還真的不好做,儘管皇甫嵩以嚴己出名,但是護犢的性子也不是假的。
再次謝過皇甫嵩,與眾多相識之人告別後,終是踏上回程。
行至檉柳地帶,卻是大雪紛飛,道路難行。
雖說天子有旨意,但是董卓不願在此險惡的天氣下行路。
不過他人也無權可以去說董卓的不是,就連那宮中的黃門也是如此,因為他也是張讓等人的心腹,自然知道這莽夫與自家主子交好,平時也是孝敬許多,得了不少好處,如今奉旨回京更是要大用,要重用的,因此也只是在面上勸說幾句後作罷了。
這樣在陳留城內逗留了十數日,吃好喝好,倒也快活。
等到天氣好轉,天青雲白之時,大軍再次啟程。
董卓意氣奮發,早就從這傳旨黃門那探得口風,說是西涼不穩,朝廷無法呼叫皇甫嵩,只得呼叫董卓前往。
副將胡軫,張濟等人也是高興,畢竟自家主公越是得到朝廷重用,自家得到的權利富貴也就越大,因此雖還在路上,卻已經是開始想起日後的風光。
麴義一路來,卻是沉默寡言,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呂布卻也不想去管他,要知道現在麴義的人馬可比自己多多了,想來要不是皇甫嵩的命令,麴義是我弄完不肯隨了自己,離開皇甫嵩的。
跟了自己這般的主公,想來麴義也是心中鬱悶吧,呂布暗自猜想道。
自從董卓得知皇甫嵩派遣麴義前來援助宛城之戰皆是呂布暗中通知,對呂布也不像以往那般親近。
呂布倒是正好自在,只是得罪了董卓,卻不算是一件好事。
“奉先,等回到洛陽,以你的功績,想來定會受到陛下的重賞,前途無量啊。”今日董卓倒是難得主動前來與呂布交談。
呂布淡然道:“只不過是寫微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