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肯定也會注意到這一點,因為他並沒有將那些跟他來的年輕人都打發走,對公司真的有幫助的,不是那種依仗著關係為所yù為的,他都留了下來,這批人同樣成為了他中堅力量中的核心團隊。

這波人,直到後來他徹底的揚名立萬的時候還剩下八個,他們也被稱為八大元老,其中有一個,就姓沈,也是他這一輩子最信任的一個人,是當時來的那波人中間,跟她關係最遠的一個,所以他從開始就沒有覺得他可以用那層關係來做什麼東西,所以他留到了今天。

直到他的勢力再也不是一個沈家可以動搖的時候,他才真正意義上的和他們那幫老爺子坐在了一個圓桌上公平的對話,這個也是他一開始的時候走出去的目標,沈家門排斥非沈姓人的心理,在他早年的時候是支撐著他在無論多麼艱難都會走下去的最重要的因素。

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他的妻子才一直支援著他,她愛他,就這樣愛了一輩子,她懂他,就這樣懂了一生。

人得做幾輩子的好事,才能碰到這樣一個比知己還要了解自己的戀人呢?

那個時候,再也沒有人認為他是沈家的人,因為他一個人的財富,就可以買下整個沈家門。

帶著這樣的無可匹敵的強勢,他悍然再次進入沈家,將那些條條框框用一種不容任何質疑的力量全部剝離,讓這個本來迂腐的只想守舊的城市徹底煥發了新chūn,將這裡發展成了除了江州之外的他第二個大本營。

此刻的他,已經將勢力做到了全國。

與他同級的大多數都會直呼他的名字,這樣的人自然很少,寥寥無幾,在他年紀僅僅是不到三十的時候,大部分人已經尊敬的稱呼他公孫先生,或者是公孫家主。

他有一個在那個年代聲勢能夠動全國的名字,公孫鏡巖。

現在很多人已經不知道他的存在,他已經幾十年沒有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真正瞭解內情的人才會清楚的知道,掌控公孫家的不是別人,正是他,這個被葉一哲他們稱呼為公孫家老家主的人。

對這樣的人,就算是葉一哲心中也只有敬意。

公孫鏡巖以及當年西門家的老家主,東方家的那位老人,三人一起創立了華夏商盟,雖然現在華夏商盟的排名第一不是他們,但是沒有人可以否認他們的貢獻,也沒有人有那個膽量將他們從元老席上拉下來,只要他們三個老人還在一天,現今西門和東方的那兩位都已經作古,留下來的只有公孫鏡巖一人,自然而然的,他就成了華夏商盟真正的古董。

他很清楚,現在的公孫家已經不足以和西門家這樣發跡於燕京的勢力相抗衡,在這個國家有錢是完全不能代表一切的,從燕京起家的政治氛圍,是他們這些外來者完全不可能比擬的,就算東方,大本營在盛京,一個論位置,並不比燕京差到多少的城市,也都比現在的公孫家要強上不少,更不要說後來居上的現在華夏商盟第一家族,甚至可以說現在共和國的第一家族,楚家了。

華夏商盟中南方的家族普遍都是一個有錢但是沒有地位的狀況。

這個也和共和國對南方的策略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江州本來就是一個經濟型別的城市,這樣的城市真要論政治的話,那遠遠不是那些古城的對手。

公孫鏡巖一旦逝去,那麼等待公孫家的會是什麼場景他也不得而知,那個時候雖然說跟他沒有了什麼關係,但是作為他一手帶起來的公孫家,他怎麼可能不關心呢,幸好的是公孫家的下面連續兩代傳人都不是庸人,在大多數家族成員看不清這一點的情況下只有他們產生了危機感,隨著他年齡的老去,公孫家族可以說是如履薄冰。

他在那個位置時間太長了,心中不滿的人也太多了。

這個社會君子固然不少,但是更多的卻是隨時準備在你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