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有七萬人,都倒在了短短八千米的衝鋒路上。

武宗盤旋在天空,俯瞰戰況,上千裡的戰線上,三十多個攻擊點上,屍橫遍野。

北唐將士的戰鬥力相當可觀。王策冷漠的俯瞰,衡量一二,似乎沒有一絲一毫的情緒波動,微微頜首。

悄然退回後方,王策凝住心情,取來青銅壺。

是時候,讓天下人認識一下什麼是“暴兵流”了!

第628章 暴兵

“王策是什麼意思?”

一名武帝帶著傅希文在天空觀戰,俯瞰中路戰場,一邊聽取身邊的副帥描述東西兩路。

王策的戰術,完全沒道理。傅希文疑竇叢生,這麼強攻意義不大,等於是平白擴大了北唐軍的戰損。

不,不是戰術沒道理,而是基本就沒戰術。傅希文糾正,他沒看見任何戰術戰略的痕跡,北唐軍幾乎就是徹頭徹尾的強攻。

如斯規模的大決戰,肯定是容不下世人偏愛推崇的所謂奇謀妙計。

一千一百年前,九洲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大律“軍聖”曾不無抱怨的親口說:“如果可以,我絕對不想靠什麼計謀,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每一次作戰,都是以多打少,以強擊弱。”

這位大律“軍聖”,拽著一支數量不多的大律軍,橫掃北洲無敵手。生生是把大律這個下等小國,強行打出了上等大國的疆土和地位。尤其被推崇的是,他幾乎絕大多數戰役,都是以少勝多,以寡敵眾。

身為統軍將領,人人都希望以多打少,以強敵弱,而不會奢望什麼奇謀妙計。

在北唐軍全線攻擊的背景下,傅希文看不見戰術痕跡,這不奇怪。在如斯規模的大決戰中,任何戰術都不可能起到決定性的意義。

但,如果連一點戰略痕跡都沒有,那就太奇怪了。

傅希文滿腹疑惑,對武帝道:“下去。”

飄然落下,他聽取前線的戰況,果斷下令:“全線撤退,撤往第二道防線。撤退不要急,交替撤退,他們強攻傷亡太重,缺乏後續增援,無力追擊。”

交代完畢,傅希文心中咯噔一下:“不對,北唐軍沒有後續增援?就算王策不懂小規模戰役的戰術,北唐將領不會連這都不知曉!”

他肯定,也推崇王策的戰略素養,以及綜合能力。但他和外界一樣,光從王策的經歷來看,認為王策沒有做中下級軍官的經歷。

普遍低估王策的軍事素養了,王策好歹是勤奮的系統的學習過軍事指揮,充當一個合格的中下級軍官根本不在話下。

“太奇怪了。”

傅希文有太多想不通,沉吟:“去前線!”

在武帝的保護下,他帶了幾名將領和參謀,來到前線。從戰地防線,眺望大約六千米外,被北唐軍攻佔的第一道防線。

前後三道防線,大約足夠了。傅希文點頭。

之前,本來是北唐軍持守勢,前後構築兩條野戰防線。上陽軍持攻勢,僅僅只構築了一道防線。從這一點來說,北唐軍前任統帥也的確有作戰不利的嫌疑。

密陽戰役是一個轉折點,王策動員全戰靈軍,殲滅五十萬大世軍,震動了傅希文。這才改變相持事態,全線後撤,轉入防禦,構築三條防線。

九洲的野戰攻堅,素來是最慘烈的,慘烈程度直追地球的城池攻防戰。

傅希文嚴令上陽軍從攻轉守,是一個極為厲害的策略,只要北唐軍強攻,隨時打成消耗戰。

九洲的主流戰爭模式是野戰,但古往今來,很多軍事將領都會避免打成規模上百萬的大會戰,因為規模一旦達到某個程度,再好的戰術也難起決定性的作用。

會戰規模一旦上百萬,那就是戰略對峙,拼的是國力和兵力以及高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