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發生戰爭,需要劉小飛發出腦波喚醒。

二十天過去了。

一個月過去了。

三十五天過去了——

——

除了補給船在太空之中往返穿梭,所有的宇宙戰艦就像虛空之中的金屬墓碑,死靜死靜,令人心悸。

整整四十天過去了,七大星域的觀眾們失去了耐心,遠征軍越來越淡出了人類的視線,而劉飛他們,依然堅守著。

四支星際母艦戰鬥群加上劉飛率領的雜牌軍,總人數超過了五十萬,這五十萬人裡面,雖然絕大部分是小強光腦的複製人,但是,他們除了沒有自主思維之外,其它的生活習慣和人類一樣,也就是說,每天五十萬人都需要消耗食物。

當然,食物並不困難,那些龐大的補給艦完全能夠勝任這份工作,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能源的消耗。

如果一艘宇宙戰艦隻是航行的話,哪怕是一百年不補給能源也不是問題,但是,處於一級戰備狀態那就完全是兩碼事,因為,一級戰備狀態下的宇宙戰艦是需要開啟戰艦所有的功能,除了電子裝置,還有巨炮隨時處於激發狀態,最重要的是能量罩。

自始至終,能量罩是宇宙戰艦能源消耗最大的防禦部件,一艘宇宙戰艦連續保持四十五天開啟能量罩,這在人類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為了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小強光腦不得不下令讓戰艦互相掩護,交替使用能量罩節約能源。

五十天。

五天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對於每天新聞不斷的七大星域人類來說,五十天足以讓他們遺忘這隻遠征軍隊。

第五十六的時候,一陣急促警報聲把一群記者從夢中驚醒,幾乎是條件反射,記者們從穿上連滾帶爬的衝向了新聞直播室——

第504章 目標出現

當記者們蜂擁向直播室之後,頓時大失所望。

漆黑的星空之中,除了綿延看不到盡頭的隕石和小行星,就是那靜靜懸浮了近兩個月的超級艦隊。

“各位,有不明飛行物即將到來,請大家關閉所有的電子通訊裝置,採用光學模式觀察進展。”公共通訊頻道里面響起一個冷漠的聲音。

記者們立刻聽出,這是劉飛的聲音。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屬於劉飛率領雜牌軍並沒有加入小強光腦的超級艦隊,而是在大後方與記者們的艦船在一起。為了便於管理數十艘新聞採訪艦船,劉飛把一部分知名記者集中在了屬於陳高家族的一艘恆星級戰艦上面,以新聞共享的形式釋出實時新聞。

當然,那些新聞採訪艦船依然承擔著現場播放的重擔,區別在於,任何一艘採訪艦船都需要獲得劉飛的同意,絕不允許單獨行動,更不也許深入隕石區。

其實,記者早已經意識到,劉飛壓根就沒有計劃讓雜牌遠征軍參加戰鬥,從佈局上看,雜牌遠征軍的任務更側重於保護記者們的新聞採訪艦船。

不得不說,小和尚選擇的這片隕石帶是得天獨厚的伏擊地點,不過,在隕石帶伏擊,最大的問題如何潛伏形跡不被敵方發現。

這裡要提到太空伏擊作戰。

太空伏擊戰的伏擊地點一般選擇行星背後的太空或是隕石帶、小行星帶,以隕石帶為佳,但這種地形可遇不可求,並且敵人經過此類地形時也會高度警惕,可能會施放大量的探測器,反而難度較大。

而行星背面敵人無法探測的空間較小,無法隱藏大型艦隊,所以只能進行小型伏擊戰。都可以成為伏兵待擊之所。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不選擇體積更大的恆星背後或是將艦隊隱藏在行星表面呢?由於恆星的很明亮,如在恆星背後伏擊,則勢必要逆光迎敵,對觀察不利。而如果艦佇列隊恆星前面的話,又很容易被敵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