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貌岸然,我待他不薄,他竟然要反我?”劉琦斜倚在座椅上,唉聲嘆氣地道。

“當初屬下勸說主公殺掉劉備以絕後患,主公念及仁慈,不肯下手,以至於造成了今日的惡果。不過,李豐本來就是個庸兒,部下雖然有萬餘兵士,卻不足為慮。眼下當務之急,應該火速派兵,趁劉備立足未穩之際,前去攻打南陽,只有如此,才能讓荊州北部得以安定,而主公也可以專心對付荊南四郡。”蒯越道。

劉琦哀怨地道:“自蔡瑁、張允戰死,王威投降燕軍之後,我軍人才凋零,能帶兵打仗的人就少之又少,劉備久經沙場,雖然經常敗績,但也不能小覷,不知道我軍當以何人為將,前去討伐劉備?”

蒯越道:“荊州乃風水寶地,文人武將也並不匱乏,雖沒有劉備之關羽、張飛勇猛,但卻都是有勇有謀之人。屬下願意為主公推薦數人,可使他們前去平定劉備。”

劉琦歡喜地道:“哦,國相多推薦的是誰?”

蒯越道:“第一位,乃潁川定陵人,姓杜名襲,字子緒;第二位,乃河東聞喜人,姓裴名潛。字文行;第三位,乃汝南西平人,姓和名洽。字陽士。另外,尚有袁紹外甥幷州人高幹避亂荊州。就住在襄陽城中,除卻以上四位可領兵打仗外,尚有幾位智謀之人,也可堪重任。”

劉琦剛剛接掌荊州不久,連眾位武將的臉都沒有混熟,他自然不知道荊州內也是臥虎藏龍,聽得蒯越一下子便列舉出來了四位人才,便繼續追問道:“國相尚有何人。請舉薦過來。”

蒯越道:“汝南平輿人,許劭,字子將,此人乃當今大漢司徒許靖之弟,頗有計策,善於觀人,魏侯曹操曾經前去拜訪,被許劭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如今他正避亂荊州。居住襄陽城外,若得他為軍師,則不愁劉備不能平定。除此之外。從事中郎韓嵩、別駕劉先、傅巽等人皆可為參軍。”

劉琦聽後,熱血澎湃,當即道:“好,那就即可發兵,攻打劉備,他既然對我不仁,也別怪我對他無義。”

蒯越怔了一下,沒想到劉琦會那麼草率,當即說道:“主公。必須先選出一位主將才行,不然的話四將各自為戰。士兵不知道令從何來,必然會手忙腳亂。”

劉琦不懂兵事。當即道:“那就請國相做主,調兵遣將,攻打劉備。”

“諾!”

蒯越得到了劉琦的全權委託,當即讓人將杜襲、裴潛、和洽、高幹、許劭、韓嵩、劉先、傅巽八個人從襄陽城內外請到太守府裡來。這八個人有避亂荊州的,有原先就在劉表帳下為官的,分別住在襄陽城裡的不同的地方,一時間難以聚集。

蒯越在太守府的大廳裡等了好長一段時間,八個人這才陸陸續續的過來了。

杜襲、裴潛、和洽、高幹、許劭、韓嵩、劉先、傅巽八個人算是來自天南地北了,平常的時候,眾人也未曾有過來往,今日突然歡聚一堂,都感到了一絲不尋常。八個人一進太守府的大廳,便齊聲拱手道:“見過國相大人。”

蒯越身兼楚國國相、南郡太守,楚軍的軍師,算是楚軍裡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擺擺手,示意八個人坐下同時說道:“今日將八位叫來,確實有點唐突,不過,事情也分個輕重緩急,如今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了。自老主公與家兄仙逝之後,楚國便風雨飄搖,先是荊南四郡在長沙太守張羨的蠱惑下一同造反,接著便是黃祖舊部張虎、陳生坐擁江夏兩萬之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