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要事相商。讓各位將軍勞師動眾,還請見諒。”
太史慈對司馬懿的能力早就給予了肯定,如果司馬懿沒去長安,或許他和龐德就不會陷入苦戰,馬超也不會敗績。那麼很多人都可能不會死。但是,他不怨任何人,這些部下為國捐軀,正是人生價值體現的時候。
“無妨,仲達,你這麼慌張的召集我們來,必然有要事,但講無妨,我們這些粗人,都不會在意太多禮節,也請你不要拘禮。官職不過是身外之物罷了。”太史慈和藹地說道。
司馬懿很喜歡和這些武人打交道,沒有那麼多的鬼心眼,當即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直言不諱了。現在西北戰事剛剛結束,徹裡吉對華夏國稱臣,並且表示將會連年上貢,魏延將軍又在敦煌駐守,西域各國也盡皆臣服於華夏國,而一向與華夏國不和的鮮卑人,這次也沒有動靜,北方大體趨於和平之勢。但是,西南剛剛被魏國所平定,我猜測曹操為了爭奪失地,必然會率軍與我軍角逐,可能是一場硬仗。”
對於這件事,張繡最有發言權,當即說道:“曹操必然會來爭奪失地,秦州、涼州是曹操的根基,蜀地雖然平定了,但是絕對沒有秦州和涼州容易管轄。而且征討蜀漢魏軍並未損耗太多兵馬,十五萬大軍,曹操必然會率領十萬大軍前來爭奪,秦州兵少,必然會是主戰場,我覺得,應該出兵援助。”
“無詔不得擅自調遣兵馬,這是華夏國的鐵律!”太史慈言辭正色地說道,“仲達,雖然你這次在涼州取得了不錯的戰功,但是你在華夏國待得時間也不少了,你應該知道,皇上定下的這條鐵律。而且,西北大戰,皇上下令各戰區自行負責,不再受樞密院的調遣,以免延誤軍機,已經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了。現在西北剛剛平定,雖然說蠻夷盡皆臣服,但是也不能私自調動兵馬。”
馬超、龐德聽後,都點頭稱是。張繡說錯話情有可原,因為他剛加入華夏國,可司馬懿的意思,大家也聽得很清楚,對此不敢苟同。
司馬懿道:“正所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戰場上的變化微妙,皇上設立樞密院,以樞密院掌握軍機,但也只是個形式,真正帶兵打仗的還是你們,皇上也給了你們充分的自由,可以讓你們不必拘泥於不化。從秦州到涼州,關山阻隔,皇上連月來一直沒有聖旨下發,以我猜測,皇上必然是帶領一支精兵去取漢中了。只怕這會兒工夫,漢中早已經成為了皇上的囊中之物。我想,現在皇上應該已經下達了調集軍隊的命令,只是路途遙遠,還未抵達這裡。我想說的是,我們可以分出西北軍一支,前去漢中援助,這樣不耗費時間,你們認為呢?”
“沒有皇上聖旨,不得擅自調遣兵力。司馬仲達,你不要得寸進尺,西北軍我說的算,這是原則問題,不是靠你的想象就能決定的事情。”太史慈怒道。
司馬懿皺起了眉頭,也勃然大怒道:“此乃軍機。兵貴神速,若是皇上怪罪下來,我司馬懿一個人承擔所有的罪責。大將軍,仲達肯定大將軍發兵五萬,支援漢中,只有如此。才不至於使得皇上陷入苦戰。曹操非一般人物,更兼有鳳雛相助,漢中險要之地,關鍵異常,不能被曹魏反攻下來!”
張繡道:“我知道我沒有發言權,但是我敢肯定,曹操必然會率領十萬大軍前來收復失地,一旦讓曹操突破了防線,羌王徹裡吉也必然會響應。屆時,涼州、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