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第5/5頁)
章節報錯
經濟貿易的發展必須首先受政治因素的制約,很難設想,在兩國關係沒有正常化的情況下,經濟貿易會有大踏步的發展。只要中蘇關係沒有突破,擴大兩國經濟往來,就必然是事倍功半的結果。
應該說,中國對蘇聯貿易增長是有預期的,前期也做了一定的工作。這從1985年開工的北疆鐵路可見一般,若非如此,北疆鐵路一直修到阿拉山口,就無法解釋了。
但現實的問題是,中蘇關係正常化的程序還是太慢了。要實現中蘇兩國類似中美一樣沒有限制的外貿交易,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在這方面,只能是經濟給政治讓路。中蘇關係沒有正常化,貿易就只能採取記賬和計劃方式。而這種方式的貿易,規模增長根本無法滿足現實需要。
比如說海軍這次想要出口羽絨服給蘇聯,正常程式是隻能等1986年的中蘇貿易談判,在年初談判中將這筆交易放到目錄上。蘇方同意了羽絨服進口,並且在國內劃拉劃拉,找出海軍需要的出口產品列個清單,海軍在這裡面挑選想要從蘇聯進口的產品,價值等於出口的羽絨服,交易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