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註定要殿後送死的劉皇叔更是淚流滿面,跪到了漢獻帝的車駕前痛哭失聲,連說微臣無能,不忠不義。不能救大漢百姓於水深火熱,不能中興這大漢江山社稷,甚至不能使天子有一個安生落腳之處,被迫要讓漢獻帝夫妻顛沛流離,發誓說只要自己還有一口氣在,就一定與欺君罔上的陶應奸賊抗爭到底,誓死捍衛天子尊嚴,不使大漢江山不落入陶應奸賊之手,重興大漢四百年基業。
痛哭流涕著發著毒誓,傷心欲絕的劉皇叔幾乎哭昏在地。情真意切到了極點。感動得心向漢室的徐庶、黃忠和諸葛亮等人眼淚汪汪,劉磐、辛評和龐統也是鼻頭髮酸,惟有被曹老大硬逼著認下劉皇叔這個親戚的漢獻帝面無表情,還在心裡罵了一句。“奸賊。當年如果不是你把朕劫到許昌。朕何至有今日?”
順便說一句,因為徐庶是劉皇叔從曹軍俘虜裡出來的人,不屬於荊州軍或者冀州軍成員。所以徐庶這一次也將隨劉皇叔的殿後隊伍一同撤退。同時在此之前,諸葛亮曾經逮到了機會,單獨在隨劉磐中軍撤退的龐統面前說道:“士元,你還請千萬保重,你雖然身在中軍,但中軍並不就代表安全,陶使君是聰明人,定然能猜到我軍重要人物必然多在中軍,所以對中軍的追擊必然會不惜餘力,關鍵時刻,還望士元千萬不要衝動行事,保住有用之身,才能輔佐明主,重興這大漢江山。”
“這個我當然理會得。”龐統點頭,又壓低了聲音說道:“孔明你才要小心,你腿腳不便,又與陶賊過節甚多,你還是最好準備好脫身之策。”
諸葛亮默默點頭,又把一個包裹遞給了龐統,龐統驚問何物時,諸葛亮低聲答道:“是百姓衣服,冀州軍衣太過顯眼,荊州軍又是徐州軍的重點追殺目標,所以我給你準備了一套百姓衣服,必要的時候你可以換上,我料那陶使君為了爭取荊州民心,定然不會縱容士兵濫殺無辜。”
龐統沉默了半晌,這才接過了包裹背在身上,然後向諸葛亮拱了拱手,一言不發的轉身離去,留下諸葛亮在原地微微嗟嘆,暗道:“士元,別怪我,我如果不用此計,主公就完了,他的隊伍已經被陶賊殺得只剩下兩名士兵,就這麼回去,對劉表來說,主公就失去利用價值了,也再沒有重起機會了,所以,為了主公,我只能對不起你一次了。”
互相道別之後,幾個帶頭大哥各回原位組織隊伍,傍晚初更的梆子敲響時,一場註定了傷亡慘重的臨陣大撤退也就此大開,葉縣東西南三門的吊橋幾乎是同時轟然落地,露出早已大開的葉縣城門,集結在城門內部的荊冀聯軍也以最快速度飛奔而出,衝過甬道衝出城門,衝過吊橋到開闊處集結列隊,同時緊張觀望周圍環境,生怕敵人徐州軍忽然殺出。
這個時候對劉皇叔隊伍而言,也是最危險的時刻,因為劉皇叔非常清楚,其實陶副主任早已知道自軍的突圍退兵時間,最害怕的就是陶副主任把徐州軍隊佈置在城門近處,待到自軍出城時發起突擊。而諸葛亮卻微笑著告訴劉皇叔,道:“主公放心,陶使君生平最喜歡的事就是投機取巧,最恨耗時耗力的正面強攻,所以陶使君絕對不會把伏兵安排在城池周邊。否則的話,一旦把我們的隊伍打回了葉縣城裡,就得耗費無數時間和兵力來強攻城池了。”
喜歡投機取巧還真不是什麼好習慣,至少陶副主任這一次的心思就再一次被諸葛亮料中,在冀荊聯軍的出城期間,果然沒有一支徐州軍隊從暮色中殺出攔截,倒是有一些徐州斥候驚慌逃回大營報信,那慌慌張張的模樣,象足了對此事完全措手不及一般,讓劉磐、辛評和龐統等人稍微安心,也讓劉皇叔和諸葛亮心中大罵,“真不愧是陶賊走狗,果然會演戲!”
隊伍集結完畢,臨陣大逃亡也就此展開,楊齡和郭子儒率領的前軍第一批衝向西南官道,接著是劉磐和辛評率領的中軍主力,最後才是劉皇叔率領的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