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就是要打曹操一個措手不及。
諸葛亮生活在荊州,對這裡的地形地貌,不說了如指掌,就算是荊州任何一個謀士,恐怕也沒有他知道的詳細,這才有了之前的新野城外火燒曹軍,城內再次讓曹軍吃了個大虧。
當劉備的大軍出現在南陽城外的時候,確實讓曹操震驚了一下,透過夏侯敦回覆的訊息,他可是知道劉備一直駐紮在山谷內,不敢出來,沒想到竟然出現在了南陽城外。
城內的劉磐帶領士兵奮力衝殺一陣,和劉備會合一處,殺出曹軍重圍,此時南陽郡內除了百姓之外,已經沒有其他能夠消耗的物資,箭支巨石檑木等已經告罄,就連荊州軍研製的霹靂車,也被劉磐命人砸碎,不給曹軍留下任何的戰略物資。
一行人匆匆撤往江陵,江陵是荊州錢糧的聚集地,繁華程度不亞於襄陽,是荊州內最富庶的郡城,歷任這裡的太守,都是富得滿地流油,江陵城接收了數萬的百姓,變得有些擁擠,劉備等人到城內駐紮之後,讓城中的百姓商人多少寬心了一些,曹軍畢竟在荊州境內,說不定哪一天就打了過來,而且許多商人生活在江陵,自然不想搬家,只好將希望寄託在了荊州軍的身上,即使這支軍隊的真正戰鬥力並不怎麼樣。
曹操在南陽休整之後,兵發江陵,只要將江陵攻下,此次征戰荊州,就算是勝利了大半,沒有江陵糧草的支援,劉表很難支撐過長的時間,曹操治下的疆土遼闊,非是荊州能夠比擬,攻打南陽用了近三個月,讓曹操也感覺到了荊州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曹操在荊州攻下了南陽郡和西涼軍在冀州的進度相同,攻下常山國之後,賈榮帶領士兵一直和冀州軍對峙在鉅鹿,為甘寧的行動,贏取時間,當然,城內的袁紹不敢掉以輕心,要知道面前的是戰無不勝的西涼軍,雙方小打小鬧不斷,不過皆是冀州軍吃虧,論士兵的個人能力,冀州軍如何比得過西涼軍。
總結了一番以往西涼軍戰鬥的方式,袁紹對於城門的防衛十分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城門的將領多是袁紹多年的心腹,值得信任之人,而且軍中將領的保護也十分嚴格,總而言之就是不容許城中出現西涼軍刺殺事件。
想要將鉅鹿城攻下,西涼軍想要憑藉這數萬人馬還是遠遠不夠的,若不是顧忌西涼軍的威名,袁紹甚至心想著帶領大軍出去衝殺一陣,畢竟西涼軍的人數遠遠的少於自己,只要等各地的援軍到來,袁紹就決定大幹一場,將西涼軍擊敗,到時候可想冀州軍的聲名將會達到何種程度。
來自雒陽方面的壓力,沒有袁紹想象中的那麼好,鎮守雒陽的是西涼軍有名的將領趙雲,不用曹軍施壓,一旦在關外發現曹軍士兵的蹤跡,騎兵會毫不猶豫將之擊殺,連續半月,曹軍沒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反倒是損兵折將,有些不划算了。
正面作戰,三千曹軍士兵,見到兩千西涼軍都會倉皇而走,何況趙雲一出手就是騎兵上場,將關卡周圍五十里完全肅清,沒有曹軍士兵的蹤跡。
經過一個月的海上航行,甘寧終於要靠岸了,在海上進行航行,不比陸地上行軍,一個大風大浪,就有可能導致艦船偏航,甘寧就遇到不少這樣的事情,不然早就在半個月之前到達渤海郡。
渤海郡,是袁紹的發家之地,當初從洛陽逃出來之後,袁紹擔任的就是渤海太守,在渤海積蓄實力,最終成為聯軍的盟主,討伐董卓,作為根基的所在,袁紹對渤海還是十分重視的,加強城防等,都沒有漏,不過這一次西涼軍攻打冀州,袁紹幾乎將後方的兵力全部帶到了前線,被留下計程車兵大多是一些老弱,沒有什麼戰鬥力,估計對方一個衝鋒,就能將這些人嚇的膽寒,在冀州,這些士兵說白了就是用來充數的,平時巡邏一下,維持一下城內的治安,戰亂的時候,就充當守衛的職責,戰鬥力幾乎不用提,欺負百姓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