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對濟州島實施全面的炮擊,破壞島上的要塞,掩護部隊進攻。
為此,日軍大本營特意在佐渡島做了一次演習,在登陸作戰的同時派遣多架飛機在上空巡邏,觀察對方的要塞位置,日軍主力的戰列艦群再根據座標對要塞實施輪流炮擊。
這樣的計劃是很好的,但是前提條件需要日軍消滅中國空軍部署在濟州島的兩個空軍師,同時也要協防從江蘇和朝鮮北部飛來支援的j…5虎鯊戰鬥轟炸機,這種戰機在升級到j…5d型時已經裝備了兩臺瀋陽黎明公司的selm…2800…14,或者是普惠r…2800…8的發動機,單臺功率為2240馬力,擁有520公里/小時的巡航速度和極限630公里/小時的最快速度,實用最高升限可達到11000米,常規航程2200公里。
這種幾乎相當於中型轟炸機體格的重型戰鬥轟炸機,在1938年的j…5d型時正式安裝東導公司的電晶多普勒雷達“彩虹erd…10”,雖然是第一代的多普勒雷達,但其效能依然超乎常規的電子管雷達很多。
由於日軍缺乏合適的高空戰機,j…5d虎鯊戰鬥轟炸機即便是在白天也可以正常出擊,無懼日軍的九七陸戰,遭遇九七陸戰之後也採取俯衝式的掃射攻擊,攻擊之後立刻重新飛回高空,不同九七陸戰糾纏。
這種攻擊方式使得九七陸戰完全沒有任何應對措施。
以j…5d虎鯊戰鬥轟炸機的超長航程,即便是江蘇南通、鹽城和朝鮮北部的信川空軍基地起飛,也具備對濟州實施援助作戰的能力,而且虎鯊戰鬥轟炸機在帝國空軍的服役規模總量已經超過了3000架,其多用和通用效能使得它也能叢集轟炸日本本土,同時不需要戰鬥機的伴同作戰,或者是為更大規模的重型轟炸機提供保護和伴航。
這當然就是欺負日軍缺乏合適的高空戰鬥機,假如是面對英德美蘇法這樣的國家,只要對手擁有合適的高空戰機,帝國都不會大規模生產如此多的虎鯊戰機。
總之,這玩意的存在價值就是欺負日本的矮矬窮而已。
日軍為了對付虎鯊戰機也想出了很多瘋狂的想法,比如在一架九七陸戰上安裝高射機槍,這樣的事情大概只有日本這種被逼瘋的國家才會想出來,就像他們的迴天魚雷。
日軍也演練了很多戰術,試圖遏制這種高空優勢,特別是在濟州島登陸作戰中,他們大量在艦船上安裝了法制75mm高射炮,試圖以此擊潰中國的虎鯊機群,讓這些虎鯊有來無回。
1939年12月上旬,隨著天氣逐漸趨冷,在自認為準備的萬無一失之後,日軍大本營以天皇敕令的名義下達了最終作戰計劃,而帝國海軍的第二航空聯合艦隊從臺灣海峽繞了一圈之後又重新秘密的返回上海至長崎之間的海區,在這裡秘密待命。
至此,決定中日兩國海軍最終命運的濟州海戰即將打響。(未完待續。)
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
1939年12月10日上午7點。
濟州島剛迎來黎明的晨光和朝曦,島上的防空警報就已拉響,刺耳的警笛聲響徹了整個島嶼,在過去三十年間,帝國對這個至為重要的島嶼實現了軍墾化,將本地的朝鮮居民逐步轉移到東北、朝鮮北部和遠東地區,本島納入濟州軍墾局管轄,由中央軍墾總局直接負責投資建設,本地2。3萬戶居民中能夠抽調出1。4萬的民兵部隊,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央國防軍的退役官兵家庭。
良好的地理位置使得本地在過去三十年間成為了亞洲最大的漁業島嶼之一,以漁產品的深加工和港口業務為主要產業,工商業和漁業人口占本地居民的77%,中央軍墾總局下屬的華遠漁業公司在這裡擁有四十多艘中大型的漁船,捕撈作業範圍可以到達日本東琉球群島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