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就失效,此前已經鬧過沸沸揚揚的《蘇報》案。抓也不能抓,只能繼續在租界法院上訴。要求租界查禁這幾家刊物。
查不了,租界那邊其實還更清楚這些刊物後臺強硬。連各國公使那邊都人打過招呼,根本不給關,要保障中國人的言論自由。…;
雖然這幾天的東北新軍算是消停了,具體有沒有千里大躍進的演習都很難說,畢竟是這麼冷的天,可東北新軍敢作出這種姿態,本身就嚇裂了慈禧的老膽。
光緒三十三年就將成為過去,在大清國掌持了三十三年朝政的慈禧,到今天才終於明白她過去把持朝政百官的招法在宋彪這裡根本不頂用。
越是如此,慈禧就越清楚宋彪根本不將大清國放在眼裡,可她不死心,她知道自己的身子骨已經熬不住多久了,在過去的半年裡,她幾乎一閉眼就是珍妃,一睜眼就是東北新軍,寢食難安,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她不死心,她就是想聽宋彪親口承諾忠於朝廷,忠於滿清,願意給她們滿清皇室當奴才,只有這樣,她才能瞑目。
她煎熬著,在大年三十的這天晚上也在繼續煎熬著,彷彿在等某種奇蹟的發生,希望能從宋彪那裡得到一封表奏,哪怕是一封回電也可以。
等啊等啊,等到光緒三十三年在她的眼前滑過去。
丁未年已去,戊申年已至,慈禧終於有些死心了,她忽然明白自己就是不能瞑目的命。
豆蔻時的青春年華,入宮後的喜懷龍子,中年的掌持朝政和喪子之痛,晚年的繼子叛逆和彷徨,暮年的孤老無依和危機四伏,大清國如此之大,子民奴才如此之多,又有誰能體會她的心情。
她的哀哭無淚又有誰能看見。
次日清晨,她召見了昨日剛成為軍機大臣的載灃,密談了一上午,然後下令懿旨,封宋彪為一等安遠敬毅公,賜正蟒方補、紫韁、皮條,加授三眼花翎,補授東閣大學士,無須入京,總督東三省各處地方軍務、新政、糧餉、關稅、河道、鐵路、墾辦兼管三省巡撫事,總轄三省軍政民治,兼奉天巡撫,兼東北洋務大臣,理辦三省外務、通商條例兼涉外事。
在此之外,另行下旨准奏東三省總督衙門關於奉票之事諸奏。
此事至此,除了採納張之洞的折中意見外,慈禧已經別無他法可以撫平此事,而載灃和張之洞則奉命前往東三省考察新政,頒佈旨意。
慈禧之所以讓載灃去東三省,正是要讓載灃明白什麼叫忍辱負重,什麼叫臥薪嚐膽,她已經沒有時間對付宋彪,唯有載灃還有這個時間和精力。
……
宋彪是大年初一的這天晚上收到了軍機處的電報,說實話是沒有什麼感覺,他原本以為清政府能賜個千萬兩白銀以示永不交戰的誠意,幫助他解決今年的軍餉問題,結果就給了這麼些破玩意。
這些權力不早就在他手中嗎?
所謂的一等公就能當飯吃嗎?
正蟒方補倒是第一次賜給漢人,有意義嗎?
看完電報,宋彪只覺得慈禧和滿人真是不懂他的心,他們以為這些是千古未有之殊榮和獎賞,在他眼裡卻都是一堆狗屁東西,連一分錢都不值。
滿清朝廷難道就不能送他一千萬兩銀子賠禮道歉嗎?
那多實惠啊!
不過,奉票風波的事情倒是總算解決了,清政府很給面子的同意了東三省總督衙門關於奉票的一系列的處理提議。
至於載灃和張之洞要組團來東三省考察新政之事,這就更是一件屁事,屁事歸屁事,招待工作還是要安排的。(本站。。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48章 煤稅好多(必須寫的廢文,不影響劇情)
在過去的1907年中,截止1908年2月,東三省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