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頭道:“這是朕的一大顧慮,但是朕還有一大顧慮,就是此時立的太子將來不一定適合當皇帝,此事關乎我大宋萬世基業,朕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選取一位能夠堪當重任的皇子繼承朕的皇位,相比起立嫡立長,朕更加傾向立子以賢,還有朕也擔心如果現在就立太子,這太子從小就被嬌縱慣養,朝中大臣爭相巴結,很可能會導致太子驕橫跋扈,目中無人,性格軟弱,就跟那劉後主一樣,這讓朕很是頭疼。”

這都是他從自己身上吸取來的教訓,他雖然不是太子,但是從小就最受趙佶喜歡,導致他當初非常高傲,目中無人,也導致他自己吃下這顆苦果。

但是自從他在鳳翔的時候,吃盡苦頭,也從中領悟到很多道理,可以這麼說,沒有鳳翔一行,就沒有當今的趙楷。

而且,趙桓雖是皇后的嫡長子,但是事實證明他並不適合當皇帝,趙楷也擔心萬一這太子跟趙桓一樣,或者跟趙佶一樣,那他辛辛苦苦的建立的基業,可能要毀於一旦。

但是話又說回來,當初趙桓已經被立為太子,他都想與趙桓爭奪皇位,導致兄弟決裂,差點就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畢竟皇位的誘惑太大,你若不立太子的話,後宮肯定陷入爭鬥當中,他也怕自己的後花園著火呀。

所以這讓他非常的糾結。

這事有兩面,就看你如何取捨了。

秦檜突然道:“啟稟皇上,如果皇上想要現在就立太子的話,那微臣建議當立振王為太子,因為振王乃是嫡長子,這無可厚非,自古以來都是如此,這也讓人心服口服。但是如果皇上是想立子以賢,那微臣以為未嘗不可,因為此事事關重大,未必就要急於一時。”

趙楷問道:“這話怎說?”

秦檜答道:“如今皇上文功武治,正是大展宏圖之際,我大宋也在皇上的統治下,正邁向鼎盛時期,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大可不必急於立太子,而且此時皇子們都還年幼,根本看不出誰更能堪當重任,況且有道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如果皇上是想立子以賢,那應該再等幾年。”

“朕也是這麼想的。”

趙楷點點頭,又道:“可是若不及早立太子,恐怕有些人會多想,導致後宮失控。”

秦檜笑道:“這也很簡單,因為皇子們都身在皇宮,他們整日都待在宮中無所事事,又聽到外面的風言風語,肯定會想很多,皇上何不待皇子們到了年齡,就秘密外派他們去一些極為艱苦的地方歷練,一旦他們分開了,而且身背重任,他們自然無暇多想,後宮也不會因此失控,另外,皇帝可是要治理整個國家,若是他們連一個縣城都治理不好,又有何能耐治理國家,是賢是庸非一眼就能看出的,而是要用事實來證明的。”

趙楷聽得頻頻點頭,秦檜之言正中他的心思,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人尚且如此,皇帝就更該如此了,不管是不是太子,朕都不想朕的任何一個兒子都是一個只會貪圖享樂,好吃懶做的廢人。”

說到這裡,他突然向李奇道:“不知樞密使是何看法?”

秦檜快速的瞥了眼李奇,隨即垂首閉目。

鄭逸一直注意著秦檜,暗道,此人手段真是極其高明。目光不自覺的落在李奇身上。

一直沉默的李奇並沒有立刻回答趙楷的問題,而是思忖了許久,突然道:“微臣保持中立。”

“中立?”

趙楷錯愕的望著李奇,這事也能中立?什麼意思嗎?

“微臣無能。”李奇行禮道:“但是微臣以為不管皇上是怎麼打算的,都應該與要皇后商量,因為後宮一定不能亂,唯有皇后才能震住後宮,若是皇上不與皇后相互坦白,可能會造成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