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攻破了石城郡,並且放出訊息,大宋十萬西軍已經趕到,準備與段氏合圍善闡府。

關於大宋參戰,吳玠自然事先告訴了段正嚴,不過他是告訴段正嚴,大宋在這時候參戰,其目的是不想在生靈塗炭,逼迫高氏出城投降。

段正嚴是一個非常正直的皇帝,他也不想再對自己的百姓舉起大刀來,於是也就答應了下來。

連丟石城郡、弄棟府,善闡府已經無險可守了。

整個高氏集團徹底慌了,他甚至連質問大宋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段氏才是正統,大宋出兵相助,此乃正義之舉,而且這還是段正嚴請來的,有何不可。

他們都知道,一旦段正嚴攻破善闡府肯定是容不下他們的,畢竟他們曾今還軟禁過段正嚴,而且還對段正嚴諸般侮辱,要是他們落到段正嚴手裡,那這條小命算是交代了。

逃!

眼看這善闡府已經岌岌可危了,高氏集團內部一致決定潛逃,但是他們似乎沒有太多的選擇,只有逃去交趾了。

高明順好歹也是當相國的人,深知人性,交趾如今自身難保,如何能讓他們收留自己,只有靠錢和人。兵馬他只剩下兩萬親兵了。但是他有錢呀,大理的國庫都在他手裡,於是他在得知金沙河戰敗後,就喪心病狂的帶著所有的錢財人馬棄城而去。

這就是吳玠最想見到的,你全部都帶走吧,正合我意。因為在他心中,交趾已經是大宋的囊中之物了,這錢若是留在善闡府,一旦城破,那理應歸段正嚴所有。但是如果高明順將錢全部帶去了交趾,那麼等到宋軍消滅交趾後,這些錢就得另算了,就憑李奇的性格,這錢不說全拿,至少得剝削個七八成回去。

當段正嚴率領大軍趕到善闡府時,城門大開,自己曾經的那一群“臣子”,跪在他面前痛哭涕零。各種委婉求饒,說什麼當初都是高氏逼迫他們這麼做的,非他們的本意,總而言之就是希望段正嚴能夠不計前嫌。饒他們性命。

段正嚴畢竟是一位希望以仁政治天下的皇帝,見到這些臣子如此,不禁也原諒他們了,並且下達命令。讓士兵靜靜入城,切不可驚擾城內百姓。

吳玠站在一旁,只覺好笑。這錢都沒有了,你還有心情管這些。若非他有意為之,此時一定會率領兵馬前去追擊。

等到入城後,段正嚴才得知高氏不禁將人帶走了,連國庫都給搬走了,大呼一聲,險些昏厥過去。

這大理國遭此內戰,原本就是損失慘重,要是連國庫都沒有了,這個國家還怎麼治理下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急忙命人前去追趕高氏。

這時候的段正嚴突然變得精明起來,他心想這可關乎大理國庫,如果讓吳玠帶人去追,誰知道他們會不會起貪念,不能讓吳玠的人馬去,於是就讓自己的長子段正興領三萬五千兵馬前去追擊。

這段正興可是大有來頭呀,為後世人所熟悉,倒不是因為他是將來的大理國君,而是他其實就是金爺爺筆下那一燈大師的真身。

如今的段正興才二十來歲,正是意氣風發時,接到父親之名,立刻領兵前去追擊。

吳玠心如明鏡,片語不發,你愛讓誰去,就讓誰去,我還不趟這渾水了,他根本不擔心段正興也能夠追回那些財物,因為高氏不僅僅是隻有兩萬兵馬,還有交趾後來趕來的兩萬援軍,段正興年輕氣盛,缺乏經驗,這一趟肯定是無功而返。

果不其然,段正興領兵追趕了四天,終於秀山郡附近追上了高氏他們,但是卻被高交聯軍設伏打的大敗,得虧高氏急著跑路,又怕對方後面還有追兵,沒有趁勝追擊,不然段正興這三萬多部隊非得死傷過半。

段正興大敗而歸,段正嚴臉色相當難看,他原本以為對方乃是殘兵敗將,隨便過去嚇嚇,對方已經會拋棄財物跑路,哪知道段正興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