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上再下點功夫,卻拿出這麼一個新潮的玩意來轉移注意力。你做記者的也知道,自從拍照手機出現以來,就連媒體也被吸引到這裡,而不像以前那麼關注手機本身的質量問題了。”
�想想也有些道理,到底談不談得上“陰謀”大概只有手機商人們知道了。不過,另外一位50多歲的李大爺的看法似乎更具代表性。他認為手機的主要功能就是為了聯絡方便,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而現在的拍照手機的照相功能也好,彩信彩鈴功能也好,在實質上不過是一種點綴,卻讓很多年輕人沉迷於此,花費了不少心思和時間。�李大爺念念不忘的是有一回打兒子的手機,先是聽到一段周杰倫的音樂,他想這兒子幾天不見說話都結巴了;然後緊接著一個有如鬼魅般的聲音響起:“恭喜你,找到我了!恭喜你,找到我了!”他莫名其妙,“兒子,兒子”不停地喊,對方卻一個勁兒地在“恭喜”……直到後來才得知這不過是兒子新下載的一段彩鈴。�實際上李大爺說的也不假,手機的拍照功能現在已經喧賓奪主,成為一些年輕人選購手機的第一看重條件,當記者走進北京有名的公主墳手機批售市場,各種品牌的拍照手機總是擺在櫃檯最醒目的地方。�店主這樣向記者推銷:“大哥,買這手機嗎?拍照的,你看這世界多美好!藍天白雲,青青的小草,鮮豔的花朵,你就不想留個紀念嗎?大街上還有那麼多美女……”記者推推了眼鏡,仔細一看,這還真是賣手機的地方,而不是數碼相機的專賣店。
永遠的偷拍……
哲學家說,存在的即是合理,合理的必定存在,有時候咱還不得不佩服這句話的高明。來想想為什麼偏偏把攝像頭安裝在手機身上?假如安裝在腳踏車上,一路呼呼下來能把沿途風景拍個遍,還可以邊踩邊充電;假如安裝在眼鏡上,看到哪裡就拍到哪裡,不是更好?�精妙之處就是這兩種假設讓一樣東西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那就是:偷拍。美女的裙子底下總放不下一輛腳踏車吧?至於“眼鏡式”的則更麻煩了——你總不至於把頭也伸進去。�只有手機才好在人群的掩護下堂而皇之地完成這一動作,實際上這樣的新聞也是時有發生。資訊產業部的官員表示,拍照手機目前在全國範圍內使用正常,並沒有引發較大的社會問題,國家之所以未對拍照手機的生產銷售做出限制,是因為偷拍等負面影響歸根到底還是使用者自身的問題,在這些方面國家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約束。�社會學專家對此持相似的觀點。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位姓王的研究員說,任何技術進步都有可能帶來負面效應,但不能因此就將新技術拒之門外。比如一個人想偷拍,如果沒有拍照手機,小巧的數碼相機一樣可以成為他的工具,因此可以說拍照手機本身是“無辜”的,關注偷拍的問題應該更多地從法律的角度去關注。只有當拍照手機引發了較嚴重的社會問題時,限制它的生產和使用,才是有所必要。�律師認為公眾也要明白“偷拍”的概念。從法律的角度看,“偷拍”更關注的是拍照者的行為結果,一是看有沒有由此謀取利益,二是看有沒有惡意散發、詆譭被拍照者的名譽。如果拍照者以上兩項行為都沒有,而只是把拍來的照片作為個人欣賞或者資料收集,那麼既不違法也不侵權。因為從法理上說,人們的隱私權受到公共空間原則和公共利益原則的限制,在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