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準備和談一旦成功,即要搞一場盛大的慶典用。”
“完了?”普留申科看著通譯。
通譯把紙條放到桌案上,攤開雙手,又聳了聳肩膀。
“要慶祝和談成功?”普留申科擰緊了眉頭,真是他媽的活見鬼了,和談成功那是哪年的事?
“呵呵,要是真有那一天倒是很好。”馬爾雅諾夫點燃一支“大中華”牌香菸,順著嘴角噴出一縷縷的煙霧,調侃著,“中國的煙花的確堪稱世界之首,倘若能看到那種萬花齊放的宏大場面,那一定是件令人振奮不已的事情。只是可惜啊,這種場面要等到哪一天呢?”
“媽的,他們有錢就鼓搗花炮玩,玩了千百年了也他媽的沒有玩夠,這花樣反倒是越來越多了。可惜的是我們窮啊,窮的連給士兵們裝備的武器都要生產不起了,否則……”普留申科搖搖頭,長長地嘆了一口。
普提雅廷也在德州的臨時行轅嘆著氣。
他感覺他自己如今簡直就像個超級救火隊員,哪裡有滅不了的火就得飛奔到哪裡去。紫禁城那場對他來說是不大不小的宮廷政變已然成為歷史,弈忻這個名正言順的議政王在端華等人的維持下,漸漸穩定了宮廷內外的混亂局勢。老百姓不提,至少在吃著大清朝俸祿的人們之中,似乎已經大有思想統一,勁兒往一處使的良好風氣。
原本深受慈禧信任,以至於對這場內亂還有些疙疙瘩瘩的惠親王綿愉,在他親自陪同弈忻到了真定之後,也轉變了態度。又在他反覆的利害關係勸說下,按照他的意見,綿愉抽調了手中掌管的三萬由健銳、火器、前鋒、護軍諸營精銳將士組成的援西軍,火速開赴山西,以應對出現的蒲津關危機,防止太平紅軍由陝西東進山西。
在這一切都做完了之後,擺在他面前的最大事情,就是濟南正進行的這場曠日持久的和談了。大義滅親般的扳倒了慈禧,不就是為了獲取期待中的和平嗎?如果和談不成,真應了當時慈禧跟他講過的那些話,那以後他還怎麼去面對自己的“甜心”?尤其是現在,為了使國內獲得必須的喘息機會,沙皇也不得不急書告誡,“要利用一切手段,爭取維持在東方的至少五到十年的和平期,為國內即將大規模進行的農奴制改革,以及經濟復興爭取寶貴的時間”。
可現在,從濟南發回的訊息裡面,普提雅廷得知的卻是,太平天國政府已經一口回絕了他的沙皇的“和平善舉”。連他這個不是軍事家的政治家,都感覺這個太平天國的政府可真是有點兒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我們沙皇俄國是什麼?我們曾經打敗過不可一世的拿破崙,我們曾經堪稱是歐洲的第一霸主,我們放個屁全歐洲都不能不聞,你一個造反起家的太平天國算什麼?毛賊而已,如果不是那個狗屁不如的大清混蛋,哪裡有你們在這個世界上說話的份兒?
可這氣歸氣,罵歸罵,現實總還是要必須面對。
普提雅廷思忖再三,終於想出一條妙計。哈哈,你太平天國政府不就是想往自己臉上貼金嗎?好,那我就給你一塊大大的金箔貼上。他飛快地拿起一支蘸水筆,不假思索地唰唰開寫:
普留申科將軍閣下:
……為了表達我們沙皇俄國對中國和平的期待和誠意,我們可以完全放棄《璦琿條約》,所有從大清手中得到的利益,全部返還給大清政府。
為了充分表示我們對東方朋友的友誼,將軍還必須要向對方闡明一點,一旦和談成功,我們沙皇政府將即刻與太平天國政府建立與之大清政府同等的外交關係,拋棄前嫌,積極促進和發展兩國的友好關係,以期三方一起攜手共走國強民富之路,為世界和平、共榮努力奮鬥……
在信中,他還告誡普留申科,務必要放下以往大國英雄的架子,務必要維護好太平天國政府大員的高貴形象,要多說好話、婉轉話、奉承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