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充實它們的資本……”

上海行在的觀五洲書房內,羅德理格斯、斯科佩爾。威廉和湯啟文三人彙報著整頓兩江錢業的情況。這三人按照後世的話講,就是金融大鱷,幾百萬上千萬的款子在他們嘴裡就是一串串可以用最平靜的語氣報出來的數字。不過對朱明經濟情況不大瞭解的羅澤南和李鴻章兩人卻聽得目瞪口呆,目光中全是難以置信的神色。

光是兩江錢莊業上存滙豐銀行的存款保證金,居然就高達6820萬銀元,比大明朝廷的年入(不包括省級及以下財政的收入)還要多!

而內閣丞相左宗棠卻僅僅皺著眉頭。還不停地搖著腦袋,口中嘟喃著“不明白,真是不明白……”

金融之事。朱濟世不讓內閣插手,他這個丞相自然是不大滿意的。不敢公開反對朱大國王的決定。但是暗地裡面卻是不大配合滙豐行的工作。而兩江三省的衙門也都是一票留用人員在管著,都像算盤珠子一樣不撥不動地混日子。誰也不會主動配合滙豐行行事,而根據左宗棠得到的報告,滙豐行也沒有要求兩江官衙出面向不服從的錢莊東主施壓。

難道朱大王動用了錦衣衛的人馬?

“左相,你不懂金融,自然不會明白滙豐銀行的強大了。”朱濟世瞧著這個一頭霧水的湘湖大佬,只是輕輕地笑了一下。“控金融,靠得是一個‘控’字,用不著拿刀劍嚇唬人的。而滙豐銀行早就控制了兩江的金融,同業結算。拆借,國際國內匯兌,直到鑄幣發鈔,都是滙豐行在做,在掌控。

只要孤王一句話就能讓任何一家錢莊無法進行同業結算。沒有辦法拆入資金,沒有辦法做國內國際的匯兌業務。甚至孤王還能讓滙豐行在《大公報》上釋出風險提示公告,給那些不聽話的錢莊扣上個資本不足,破產可能極大的帽子。”

這個“風險提示公告”可不是鬧著玩的!那些把銀子存進錢莊的儲戶,最關心的不就是資金安全?由身為大明中央銀行的滙豐行出面造謠。誰不是寧信其有?

“兩江錢業既然已經為我所用,那麼下一步該整頓那一行呢?”左宗棠淡淡地問道。朱濟世的大政方針他是知道的,兩江是必須要牢牢掌控在手的。而梳理兩江地盤的入手點,不在土地,而在工商。

“左相,你覺得誰該是下一個目標呢?”朱濟世眯眼看著左宗棠,笑吟吟地反問。眼下的大明實行的畢竟還是內閣制,軍隊、特務還有中央銀行這三個事關命脈的部門當然不能交給內閣。但是其餘方面,還是要讓內閣多多發揮作用的。要不然這內閣制就要流於形式了。

左宗棠捋了下鬍鬚,思索了好一陣子,眉頭漸漸擰了起來,似乎在權衡著什麼,過了好一陣子才說道“臣下以為,下一步該整治鹽、漕兩業。”

“唔,是要整治一下鹽漕兩業了。”朱濟世微微點了下頭。

此時兩江的經濟非常發達,和廣東不同,兩江的經濟並非外向型的,而是內外並重。為外貿服務的主要是茶葉、絲業和陶瓷業。其中陶瓷業已經衰弱,其產品不是歐洲骨瓷的對手。而茶、絲兩業則依賴於長期經營外貿的十三行,兩江本地的茶商、絲商(主要是湖商)雖然也有些實力,但是茶、絲兩業非常依賴資本,因為茶商、絲商必須要墊出大量資金用於收購茶農、絲農手中的茶葉和生絲。所以茶、絲兩業非常依賴錢業的貸款,現在朱濟世控制了兩江錢業,進而推動茶、絲兩業的產業整合,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朱濟世原先的打算,就是整合茶、絲兩業。

至於內貿,則是鹽、布、米三業最為發達。其中兩江的紡織業是當時中國最為發達的,兩江所產的布匹行銷南北十餘省,唯一可以與之抗衡的就是佛山紡織業。不過自朱明控制廣東後,全力推動佛山紡織業的升級,由十三行所投資建設的機器織布廠自光復元年以來,就紛紛開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