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意義非凡(第3/4頁)
章節報錯
在外遊學,自然與朝廷官員少有交集。
如今若李治登基,他的心思難以揣測,甚至可能影響到自己的地位。
但四皇子李泰不同,他常與官員打交道,李世民也時常帶他見朝臣。
朝堂上的事,李泰瞭如指掌。
況且大家都知道。
李泰甘願為帝位做替身,長久被困於皇宮地牢。
如今大難不死,李世民離世後為何會忘記這位付出甚多的皇子呢?
眾人紛紛催促長孫無忌表態。
就連李泰也用威逼的目光盯著長孫無忌。
他不僅是長孫皇后的親哥哥,更是李世民的摯友,本就位高權重。
他只要一句話,再加朝臣們合力一搏。
無論李世民的口諭真假,都能變成假的。
關鍵看長孫無忌如何抉擇。
文臣當然希望四皇子李泰即位,而留在朝堂的眾多武將則支援李績和侯君集的口述。
如果兩派立場相悖,整個大唐也將動盪不安。
“長孫大人,本王認為現在您應該站出來講句公道話。”
李泰儘量保持平靜的聲音。
“如今父皇駕崩,如果您不說話,難道要母后出面主持公道嗎?”
“母后的身體一直不太好,最好別讓她操心。”
越說到後面,語氣越是冷峻。
這一刻,連傻子都明白李泰的意圖,何況各位大臣。
“此事需從長計議。”
長孫無忌終於開口。
若不是要考慮長孫家族的利益,他必定會遵從李世民的遺命。
但李治登基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沒人知道李治的想法。
四皇子不同,他更能平衡朝局,也更易溝通。
“放肆!你們這些老傢伙,難道要違抗聖旨嗎!!!”
李績勃然大怒。
他甚至有心殺光這些大臣,這些老傢伙早已腐朽,是朝廷的蛀蟲。
侯君集則冷靜得多。
陛下離世前雖考慮周全,唯獨沒料到這一茬。
以當時的條件,李世民已無力親筆書寫聖旨,再加上玉璽還在皇宮內。
這場風暴是註定的。
四皇子李泰和這些大臣的強硬態度,絕非易事。
九皇子登基看來風波不斷。
“懋功,父皇剛駕崩,再等等看。”
“此事不可急,如今天下劇變,世家之事和我們的幾場大戰讓百姓惶恐。”
“現在朝廷不能大亂,等處理完世家餘孽,安撫百姓,我們再與這些人好好周旋。”
李績不再言語,但這並不意味著四皇子不會步步緊逼。
他轉向九皇子李治。
“九皇弟,兄長覺得九弟應該站出來講句話。”
“暫且不論父皇的命令是否有意義,看當前形勢。”
“你應該說句公道話。”
“九弟,早年遊歷天下,功勞不小。”
“但九弟未曾與朝中大臣交往,也不懂朝廷大事。”
“皇兄以為可能是兩位老將軍聽錯了父皇的口諭,你說...是嗎!!!”
聲音漸冷,含元殿裡全是聰明人,四皇子已動了殺機。
所有人都看著李治,甚至李績和侯君集已決定。
只要李治敢站出來,這些老將軍,甚至外面的軍隊一定會聽從李治。
畢竟這是父皇臨終遺言,意義非凡。
此刻。
李治渾身顫抖,外人以為他是害怕。
李績和侯君集都恨鐵不成鋼,只要李治能硬氣一些,他們也會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