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穿過這亭子,帶來絲絲涼意,不由讓這五老瑟縮了一下。

這時候,只見北方一個黑點漸漸奔來,卻是一名身穿明光甲,腰懸橫刀的騎士策馬趕過來。

一到那十里亭之外,這騎士翻身下馬,那動作當真如同行雲流水,沒有絲毫的凝滯之感。下馬之後,這騎士向在場眾人抱拳行了一禮,口中朗聲道:“陛下車駕離此還有十里,往各位鄉親父老做好迎駕的準備!”

一聽這話,那五名族長站起身來,拄著柺杖來到那騎士面前。

“敢問小哥兒,陛下身邊帶著幾人,又有多少車馬,我等也好做準備迎接陛下!”那張家族長出言詢問道。

騎士笑了一笑:“陛下身邊共有文武大臣四十二人,兵卒三百!”

“哦!”那張家族長笑道:“老夫觀小哥兒身姿挺拔,英武不凡,想必職位頗高吧!”

那騎士不好意思的一笑:“小子乃陛下親衛,沒有什麼職位可言!”說著,騎士面色一整,“諸位鄉親父老,小子也不能在此多留,還得回去覆命!先告辭了!”

說著,翻身上馬,一揚馬鞭,便往北疾馳而去。

望著那騎士遠去的身影,那崔家族長笑道:“陛下親衛?莫非就是那‘百騎’?這可是當初一個叫張允文的將軍選拔出來的,今日一見,單是這騎術,便讓人驚歎啦!”說著,崔家族長像是想起了什麼,對身邊的張家族長道,“我說張老哥,那張允文是何方來歷,該不會是你們張家外支的人吧!”

張家族長搖搖頭:“聽說那張將軍乃是洛陽人氏,老夫可不記得有什麼旁支在洛陽那邊的!”

這邊在久久等候,那邊李世民帶著文武百官和將士也慢吞吞的往南走來。

在幽州整頓軍隊之後,李世民便讓幾位統兵將領領著士卒返回關中,而他則帶著長孫無忌、李績等文武官員往清河走去。

陪同他們的除了李世民的百騎之外,還有張允文帶領的兩百偵察兵。

沒了大部隊的牽絆,這數百人行進起來可是要快上不少。

當李世民行至滄州之時,再次出現了滄州父老在城外驛道恭迎李世民的場景。不過此次他們卻是來感謝李世民的。

整整五百多輛馬車拉著七十多萬骸骨返回滄州。其中,大部分骸骨只有一個空洞洞的頭顱,即使有些其他骨頭,也分不清楚是誰的,只得分散放入那些裝頭顱的箱子中。

想必這些英靈們也不會在意。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這些骸骨已經先行送達了滄州。

當李世民他們到達滄州的時候,那些骸骨已經重新下葬了。他們身上埋著的是中原的泥土。

過了滄州,便直奔貝州而來。

得到訊息的清河郡各個世家便齊聚在清河城北十里亭,恭候著李世民的到來。

“來了,來了!”站在最北處的負責望風的世家子弟剛剛看到一面迎風飄蕩的旗幟,便趕緊撤回來,跑到離十里亭還有百步的時候,便開始嚷嚷起來。

那五名族長對望一眼,同時拄起柺杖,出了亭子,站在眾人的前面,恭迎著李世民車駕的到來。

沒過多久,便看見地平線上冒出兩面迎風飄揚的大旗,接著便看見一名名騎士出現在眾人面前。隨著騎士的不斷湧出,卻是一個車駕也沒有看見。難道李世民是騎馬而來?

眾人正疑惑間,那三百過騎士便緩緩來到了十里亭之外。

五名族長連忙齊齊行禮道:“參見陛下!”他們身後的世家子弟也忙跟著行禮。

雖然沒有看見李世民,但是這樣行上一禮總是好的。

五名族長行禮還沒完,便聽見一個聲音道:“五位老人家,免禮吧!”

五老一看,卻見一位披著黑色披風,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