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30年間又增長了1倍,達到100萬。同時,從1895年到1915年,法租界人口幾乎增長了3倍(從52,188人增加到149,000人),1915年至1930年又增長了3倍多,接近435,000人。”人口增加了,消費也必然增加。興聖街地處法租界的邊緣,它的南端正對著華界上海老城廂9座城門中的一座小東門,地處要衝,是老城廂的居民進入租界最便捷的通道,它的興盛也就有幾分道理了。
上海是中國紡織業的中心。自從黃道婆將海南島少數民族的先進紡織技術帶回到上海地區以後,經過不斷的改進發展與推廣,上海地區家家紡紗,戶戶織布,紡織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再加上上海地區得天獨厚的植棉條件,到了明代中葉,已有“衣被天下”的美譽。也就是說以松江(上海)一個府的實力,使整個中國數億人都有穿衣蓋被的棉布。但上海從來也不生產絨線,沒有毛紡織業。其實上海附近也養羊,有些地區養羊業還很發達。比如湖州,得益於羊毛使它的特產“湖筆”美譽天下;再如崇明,得益於羊肉,使崇明白切羊肉成為天下美食。然而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利用羊毛來編織……因而絨線是地地道道的舶來貨。
圓夢 1(2)
現代羊毛的編織業產生於英國。一直到今天英國男人還熱衷於穿著純羊毛編織的蘇格蘭裙,可見他們對羊毛編織物的寵愛!同樣,現代絨線業也產生於英國,生產世界名牌蜜蜂牌純羊毛絨線的BB廠1770年誕生於英國,至今已有235年的歷史!還在滙豐銀行,沈萊舟就見識了英國人所穿著的純羊毛呢絨,羊毛絨線衣以及絨線帽子、圍巾、手套等等。他已經敏銳地意識到,追逐時尚的上海人一定會熱愛羊毛、喜歡絨線。興聖街的興旺發達已見證了這一點。沈萊舟開出了恆源祥以後,便日思夜想:恆源祥要以絨線為主業,就要把店開到興聖街。據沈萊舟的二兒子沈輯丞回憶:父親一直講:只有將店開在興聖街,我才有(觀察絨線行情的)眼睛。但要圓這個夢談何容易,要生出一雙眼睛來談何容易!關鍵一點在於資金。
終於,機會來了。一個意外的機遇大大加快了他把恆源祥搬到興聖街的步伐。
沈光權回憶道:父親曾多次說過,一等的商人用別人的錢;二等的商人用祖宗的錢;三等的商人才用自己的錢。父親從創業一開始就想著要用最少的錢去辦最多的事……
說來也怪,我們將在下卷中提到的恆源祥更偉大的繼承者和開拓者劉瑞旗,說過意思相近
、但氣魄更為宏大的話:企業家分三等:企業運作、資本運作與品牌運作。最偉大的企業家運作的永遠是品牌。自然,這一切我們在下卷中才能細細地去品味。
恆源祥創辦以後,沈萊舟還一直利用英國商人亨特生的德記洋行與義大利人做生意。隔幾個月他便會發出一大宗的貨單,由義大利人依據貨單運來大筆的貨,當時唯一的運輸方式是船運。原先沈萊舟定貨時還需先付百分之二十的定金,其餘的貨款等到貨到後付清。幾筆買賣做下來,義大利人對沈萊舟深信不疑,發貨從不遲疑,而貨款可以等到沈萊舟將貨全部出清後再付。這就應了沈萊舟“一等商人用別人的錢”這一信條。沈萊舟膽子越做越大,貨越要越多……
沈萊舟當時從義大利進口的最大宗的貨物是人造絲,由於這項技術是由義大利人發明的,故在義大利本地人造絲非常便宜。人造絲雖然牢度不強,但由於其色彩豔麗,手感滑膩,加工後的織物非常漂亮,故在上海市場供不應求。從義大利進口人造絲販賣給成衣製造商,至少能獲得百分之百的利潤。沈萊舟進了3船貨,獲利豐厚,於是便在1933年底前從義大利進了第4筆貨,數量比前三筆的總和還要多,預計船能在1933年的12月30日左右運抵上海。
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