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演們和配角不說,他們在水中的鏡頭遠遠比小李子和凱特這兩個主角少。所以最苦的還是凱特和小李子。

一開始,相比於在水中玩得歡騰的凱特,小李子是很不喜歡泡在水中拍戲的。但是這個季節的天氣,那可是相當的熱。特別是墨西哥,這裡的陽光就像鐳射射線一般,射的人面板髮黑。

不過熱歸熱,但是水中涼快啊。

所以,最後小李子心安理得地成為了潛水大軍的一員。他也沒辦法啊,相比於在陸地上曬的汗流浹背,還不如在水中泡著拍戲。

他們如此,韓秋和袁夢等人更不用說了,其他的工作人員也幾乎都是泡在水槽中。

有時候,袁夢是趴在游泳圈上拍攝鏡頭的。

有時候,林華是在救生艇上指揮現場的,因為他近視眼,眼鏡溼了就看不清了。

有時候,化妝師是直接游泳過來為主角們上妝的,即便妝容很快就會被誰水給沖刷掉。

就連韓秋也不例外。每天收班的時候,他手腳的面板都被水泡的發皺。

不過還好,這一切都挺過來了,雖然眾人也付出了不少代價。比如拍攝從甲板上墜入水中的戲份時,有群演就因此而受傷。

韓秋還得負責這些人的治療費用,要保障他們的人生安全,幫他們善後。

此外,在七月末的時候,因為長時間拍攝“溼身”的戲,凱特在期間也發燒了一場,而且還燒到了39。5度。

當時可是把韓秋給嚇壞了,趕緊馬不停蹄地把凱特送進了醫院,並親自照顧了一個下午,不過因為劇組的事兒太多,才不得不離開。

後來,直到晚上凱特的燒退下來後,韓秋才鬆了一口氣。耽擱幾天拍戲的時間沒啥關係,要是凱特在自己的劇組出事兒了那才是大事。

到時候不僅要為人負責,電影也會半途夭折。

之後,凱特的身體倒是沒出現什麼大礙,一直持續到如今,都再也沒有意外發生。

九月中旬,十五號。

晚上,劇組即將拍攝最後一場戲。

此刻,拍攝還未開始。大水槽內,許多群演都在水上嬉戲,有的穿了救生衣,有的沒有穿。這些穿了救生衣的都是所謂的“上流社會人士”,沒穿救生衣的一般都是住下等艙的平民。

此外,水槽內還有幾艘救生艇,這上面坐的就大部分都是婦孺了,無論是平民還是貴族,都能享有乘坐的機會。

所以,在真實的歷史上,這次世紀大災難中,活下來的人中70%以上都是婦孺。

這份實打實的歷史擺在眼前,韓秋也不得不服,在那個年代,弱小女人的生存率竟然比強壯男人的生存率要高。

說句實話,這要是放在華夏,這個比例絕對要顛倒過來。當時那個年代,華夏女人的地位是在太低了,遠不如現在高。

韓秋還聽說,當時在泰塔尼克號上當鍋爐工的七個華夏人,有四個還是五個強行擠上救生艇逃脫了,當時還被美國的輿論狠狠譴責了一番。後來一個美國記者為他們洗白,說是在當時華夏人的觀念裡,女人是依附男人的,出了事情,那肯定是男人先走啊。

否則,女人即便活下來,那也成了寡婦,比死了都還要慘。所以,這位記者說當時幾個華夏人上救生艇是合情合理的。

不過,管它這結果如何,反正都已經成為歷史了。若是現在這個年代沉了一艘船,誰能活到最後,那就說不準了。。。。。。

。。。。。

此刻,化妝師正泡在水中為凱特和小李子上妝。

這段戲是電影中最後一個片段,也就是傑克和露絲生死離別的片段。

在這裡,傑克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露絲,自己卻在冰冷的水中被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