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經書纂教材,在書房得意趣(第1/4頁)
章節報錯
“爺真真天賦異稟,想法也真真是天馬行空!”
“若非看著爺苦思冥想才寫出來的,我都懷疑爺曾親見。”
對於這樣的話,馮一博只能笑而不語。
妙玉對此驚為天人,只以為是他胡編。
卻不知這些正是他所親見而改。
比如關於天國的描寫,還有與妖魔戰鬥的場景。
天國是按照現代社會的模樣,隨便描寫了一些生活場景。
比如可以“言出法隨”,也就是透過語音控制。
比如可以“千里傳音”,或者知曉千萬裡之外的事。
比如坐在不同的神器中,可以“飛天遁地”一日萬里。
比如人在家中,念頭一起,就有“黃巾力士”送山珍海味和各類物品上門。
而還有諸如沒有實體的金錢,只要輕輕一掃,就完成了交易。
雖然這些在神話傳說中也算有跡可循,但卻遠遠不如馮一博描寫的這麼細緻入微。
不說其他,至少要比“流著奶和蜜”的野神有想象力多了。
而和妖魔鬥法就更簡單了。
馮一博深諳“爆炸就是藝術”,導致黑龍王隨手都是毀天滅地的景象,
為此還專門描寫了爆炸之後,蘑孤雲升騰,衝擊波縱橫。
人死了都沒屍體,只留殘影在殘垣斷壁。
一副末日景象躍然紙上!
不僅如此,按他所寫,黑龍王已經滅了所有妖魔。
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讓一個個世界化為虛無。
經書上所說,這個世界原本有億萬世界組成。
正是黑龍王與妖魔的戰鬥餘波毀天滅地,導致很多世界就此消失。
從此妖魔再無蹤跡,也只餘三千大世界!
而在無限大的宇宙之中,每個世界都如一粒沙塵,彼此距離非人力所能逾越。
因此,在這個世界之外,到處都是一片荒寂。
即使能出得了這裡,也見不到別的生命跡像。
不僅如此,馮一博還為黑龍王沒有顯化找好了藉口。
說正是因為神力太強,黑龍王的真身不敢踏足這裡。
以免對僅有的這些世界造成破壞。
只偶爾會有化身降世,引領各界生靈走向正途。
畢竟他寫這篇經文的目的,除了排擠別的宗教,還想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
為了利於傳播,馮一博還將不少勸導之言編成順口熘。
他準備讓人寫在各村鎮的大街小巷,並安排專人講給不識字的人聽。
這些教化,主要都是圍繞著勸人向善,勤勞勇敢,團結合作之類。
諸如:
勤勞致富美名揚,誠信傳家眾望歸。
辛勞耕耘三餐飽,懶惰無人嫁作婦。
有德之人相扶持,無能之輩窩裡橫。
眾人拾柴火焰高,單打獨鬥屍骨寒。
當然,為了增強效果,也難免也有一些私貨。
諸如:
海上何人敢稱王,唯有東海黑龍王。
口中常念黑龍王,海上平安又順暢。
心中寄託黑龍王,勤懇踏實又善良。
一人信了黑龍王,全家奮發又向上。
一村信了黑龍王,全村繁榮又富強。
等等。
洋洋灑灑幾萬字,通篇氣勢恢宏。
幾天時間,經書就定稿了。
其實編寫經文的時候,別說妙玉被驚到。
就連馮一博自己也暗自讚歎。
他覺得自己果然是個天才,可惜前世沒有發掘出來。
若是在前世去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