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密奏謀反(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女王不惜親身犯險前往平壤城,金庾信心中又是欽佩又是慚愧,連忙道:“女王,臣願意代女王前往平壤城。” 金德曼聽了微微搖頭道:“孤親自前往平壤城才更顯誠意,卿帶著大軍好不容易才攻下了這五座城池,死傷了不少將士,若是就這麼撤兵,他們豈不都白死了?” “所以,孤才要親自前往平壤城,無論如何都要盡最大的努力爭取一下,就算最後失敗了,也能對得起死去的將士們。” 金庾信聽了感動道:“女王,都是臣等無能,才使得女王不得不親身犯險!” 金德曼倒是看得開,笑道:“不能怪你們,我們新羅國小勢微,大唐國土廣袤,兵多糧足,確實不是我們能比的。” “孤此去平壤城,若是成功保住了這五座城池固然好,若是孤失陷在了平壤城,那你就立即這五座城池,撤兵回新羅,並且要防備唐軍的進攻!” 金庾信肅然道:“女王放心,臣曉得輕重,一定會遵照女王的旨意行事。” 金德曼微微點頭,笑道:“不必如此緊張,聽說大唐皇帝並沒有殺寶藏王,而是封他為郡王,要將他帶回長安安享榮華富貴。” “若是陛下真的對孤起了歹意,也不會害了孤的性命,或許會同寶藏王一樣將孤帶回長安城。” “那倒也不錯,勝曼為王上孤也放心的很,孤就去見識一下名揚天下的長安到底是何等繁華。” 金庾信正色道:“女王為大義而去平壤城,臣不敢阻攔,但是臣在牛岑城當日日祈禱,期盼女王能夠安然歸來。” 金德曼搖了搖頭,笑道:“不說這些了,入城吧!” 說起這些重要的事,甚至忘了迎女王入城之事,金庾信連忙拱手道:“都是臣失態了,沒能早早恭請女王入城歇息。” 金德曼笑道:“無妨,孤入城歇息一日,就啟程前往平壤城。” 金庾信勸道:“如今高句麗兵荒馬亂,大唐還沒有完全平定各方,女王該多帶些人馬才是。” 金德曼微微頷首:“孤只帶了一千王宮侍衛,那就再加一千精騎吧。” 一行人進入了牛岑城。 尉遲恭和高延壽也帶著騎兵返回了平壤城,平壤城早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熱鬧,甚至比往日還要熱鬧。 因為有不少城池的官員前來平壤城拜見大唐皇帝,還有不少地方豪族也派人前來平壤城查探風向。 李世民這幾天都很忙,忙著接見安撫高句麗的地方官員和豪族的人,對於大軍得勝而回,李世民等人高興固然高興,但是也挺平靜的。 就連尉遲恭自己都很平靜。 新羅人連高句麗人都打不過,在他眼中就跟烏合之眾差不多,打敗新羅人根本就不算什麼功勞,頂多也算點苦勞。 王宮,李世民剛剛賜宴宴請了一些高句麗舊臣,此刻身上還帶著酒氣,長孫無忌抱著一摞奏章走了進來。 “陛下,這是長安加急送來的奏章,還有幾封是密奏。” 密奏? 李世民好奇的拿起了書案上的幾封密奏,拆了開來。 長孫無忌站在旁邊,微微抬頭觀察著皇帝的神色,見皇帝皺起了眉頭,這才又垂下了頭,恭聲問道:“陛下,可是長安發生了什麼事?” 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的密奏,沉吟道:“是有人密報房玄齡意圖鼓動太子謀反,輔機,你怎麼看?” 長孫無忌恭聲道:“陛下,這不能吧?房相追隨陛下已有二十多年,立下了赫赫功勞,他為相十幾年,已經是文臣之首,陛下待他如此恩寵,他也享盡了榮華富貴,怎會謀反?” 說完之後,長孫無忌一臉猶豫道:“不過,陛下如今遠在平壤城,距離長安有萬里之遙,既然有此密報,也不能不妨啊!” “如今高句麗已經覆滅,遼東大勢已定,還望陛下早日帶領大軍班師回朝。” 李世民聽了微微搖頭:“朕現在還不能班師回朝,遼東各地人心未定,朕若帶領大軍班師,只怕各地會戰亂再起,大好形勢毀於一旦。” “朕既然已經身在平壤城了,只需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徹底讓遼東穩定下來,以後縱有波瀾,也能輕鬆平定。” 長孫無忌沉吟道:“陛下說的是,遼東大勢已定,臣留在平壤城也沒什麼用處,臣願請旨回長安城查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