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的時候,守將李磐就在心裡暗暗祈禱,祈禱唐軍還沒有開始渡河。 等他帶著騎兵趕往河畔的時候,一眼望去,禁不住在心裡嘆了口氣。 他的祈禱沒有起到作用,唐軍已經搭建好了浮橋,甚至渡過河計程車卒已經列好了陣型。 幾百斥候已經摺算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只是在遠處觀望不敢上前去。 也不能怪他們膽怯,唐軍已經很多士卒渡過河來擺好了陣型,這幾百斥候再衝過去那就是送死。 甚至都不用衝過去,只要靠近了,一陣弓手齊射就能將他們全部殺死! 李磐控著騎兵緩緩停了下來,面色凝重的打量著對面的情形,心裡卻在掂量。 他並不清楚唐軍的戰鬥力到底如何,但是大唐能滅掉突厥,由此可見唐軍的戰鬥力應該不弱。 就憑這三千騎兵,他並沒有信心撕裂唐軍的陣型,一旦讓唐軍纏住的話…… 他看向對岸,唐軍的騎兵已經開始渡河了,到時候只怕他想走都走不了。 佔據地利的情況下,守城才是重中之重,將這三千騎兵交代在這裡,殊為不智。 “撤兵回城!”李磐果斷下令道。 副將聽了遲疑道:“將軍,咱們匆匆趕來,若是隻打了個照面就回去,怎麼跟城主交代?” 李磐冷哼道:“咱們來遲了,唐軍幾萬人渡過河來已經結成了嚴密的陣型,沒有漏洞可抓,咱們就三千騎兵衝上去無異於以卵擊石!” “再不走,等唐軍的騎兵渡過河來,只怕我們想走都難!” “既然事不可為,將這三千騎兵帶回去才是對城主最好的交代。” “派人去新城、白巖城、蓋牟城報信示警,唐軍已經渡河,欲攻打遼東城!” 說罷,李磐立即撤兵而回,甚至連同斥候都帶走了。 河對岸,李世民正舉著望遠鏡觀察著對面的高句麗騎兵,看到高句麗騎兵疾馳而來然後又果斷退走後,禁不住惋惜不已。 “這個高句麗的將領倒是挺果斷的!” “確實,他若是敢留下半個時辰,臣帶兵吃掉這股騎兵!” 程咬金等人同樣惋惜不已,這股騎兵雖然不多也算是開胃小菜了,結果竟然跑了! 遼東城的城主金盛原站在城牆上眺望著遼河的方向,心裡既有些緊張又有些期待。 期待李磐能夠趁唐軍渡河的時候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即便是不能因此而擊退唐軍,也能大挫唐軍的威風,提振己方計程車氣。 遠處煙塵瀰漫,有騎兵正在馳來。 金盛原見狀不由愣住了,哪來的騎兵? 不會是派出去的騎兵回來了吧? 問題是怎麼可能這麼快? 不會是大唐的騎兵吧? 但是一直有斥候偵查,唐軍也不可能偷偷渡過河。 就在金盛原感到疑惑的時候,城牆上的將士們已經大呼小叫的開始警戒起來。 好在城門一直是關閉的,不用擔心被唐軍偷家。 直到城外的騎兵逐漸靠近,城牆上的人才恍然發現,原來是自己人。 確定是派出去的三千騎兵,金盛原這才下令開啟城門。 看著這三千騎兵入城,金盛原發現他們毫無作戰的痕跡。 匆匆下了城樓,金盛原立即問道:“李將軍這麼快就回來了?莫非唐軍並沒有渡河?” 李磐苦笑道:“去遲了,唐軍已經有數萬大軍渡過了河,而且擺好了嚴密的陣型,毫無疏漏,只靠這三千騎兵,我沒有把握衝破唐軍的陣型。” “而且,我看到唐軍的騎兵就要開始渡河,若是不果斷撤兵,只怕想走也走不了了。” 金盛原聽了不由大感可惜,他對半渡而擊之抱有厚望,沒想到唐軍的動作這麼快。 金盛原很快就收起了失望,頷首道:“你做的對,三千騎兵太少了,不能和唐軍硬碰硬,咱們佔據了守城之利,就要發揮我們的長處,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李磐面色凝重道:“之前莫離支大人還不信大唐會出兵,認為大唐是為了救新羅而虛張聲勢,如今,唐軍真的來了!” “大戰一觸即發啊!希望莫離支大人能快點派兵來救援,不然只怕我們獨木難支啊。” 金盛原白髮蒼蒼,卻目光堅決:“我們必須堅守下去,儘可能的消耗唐軍,隋朝百萬大軍久攻不下,最終拖垮了隋朝。” “有了隋朝的前車之鑑,大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