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後一次,房玄齡覺得有必要在辭去宰相之前解決這個問題。

還沒等房玄齡說話,李治已經笑著開口了。

“官報上沒有刊印關於房熙的賞賜,這件事朕之前就知道,而且也很贊同。”

“朕只是賞賜了一個孩子,不過是一件小事,跟朝廷大事沒什麼關係。”

“朝廷刊印官報的初衷是什麼?是將朕的重要旨意,朝廷的重大政事,還有官員的升遷貶謫昭示給臣民,這是於國於民有利的正事。”

“些許小事就沒必要刊印在官報上了,平白無故的浪費資源。”

“當初晉國公就說了,編輯刊印官報要公平公開公正,朕覺得他做的不錯。”

“這件事就無需再議了。”

中書侍郎柳奭出列,拱手道:“陛下,晉國公一手創辦了官報,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將官報辦的深入人心,確實功不可沒。”

“晉國公的才能由此可見一斑,陛下讓晉國公繼續掌管官報也是知人善任。”

李治定定的看著柳奭,他不信柳奭會這麼捧房遺愛,必然是欲抑先揚。

果不其然,柳奭接著就來了個轉折。

“但是,官報盡操晉國公之手也難免會遭到朝臣的質疑,晉國公獨掌官報,時間久了也難免會有紕漏。”

“官報每次刊印都是幾萬份,每一份官報都被爭相傳看,短短的時間內就傳遍整個天下,若是有什麼紕漏,事情可就大發了。”

“所以,依臣之見,不如多選幾個人同晉國公一起掌管官報的編輯刊印,一來也能查漏補缺,避免出現錯漏,造成不好的影響。”

“二來呢,也能幫晉國公分擔一些。晉國公忝為左侯衛大將軍,拱衛皇城,職責重要,事務繁雜,也不好被官報牽扯太多的精力。”

雖然柳奭說了一通,聽上去也貌似很有道理,其實李治心裡都清楚,不過就是為了分權制衡。

有些朝臣怕了官報的巨大影響力。

就在李治想著怎麼拒絕此事的時候,房玄齡主動站了出來。

“啟稟陛下,臣覺得柳大人所言有理。”

“官報已經深入人心,每次刊印都爭相購買傳閱。若是出現什麼紕漏確實影響極大,房遺愛畢竟年輕,而且精力有限,也不敢保證他一定不會出現紕漏。”

“所以,臣也覺得選一個合適的官員與房遺愛共同負責報紙的編輯刊印也能查漏補缺,避免出現錯漏。”

:()大唐開局找李世民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