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的身份調任葫縣典史的。
花晴風大感驚奇,再往上邊看了看,發現葉小天竟然還當過吏部提舉、刑部掌固。吏部有提舉一職麼?刑部的掌門掌固又是個什麼東西?花晴風做了五年多的官了,還從來沒聽說過這麼兩個職務。
再一看那任職期限,花晴風更是驚詫不已,葉小天在吏部居然只任職一天,在刑部則任職兩天,三天之內,他就走遍了吏、刑、禮三部,這種履歷實在是曠古未聞。
花晴風驚訝地對葉小天道:“葉典史,你……你怎麼竟已在南京任過職了?而且三天之內換了吏、刑、禮三個衙門。”
一聽這話,雅夫人也是大感吃驚,輕輕掩住口,雙眸驚奇地瞟向葉小天,神情極顯俏媚。
葉小天笑道:“此事說來話長。下官到了南京後,適逢京城發生變故,下官就在金陵驛暫時安頓下來,等候上邊訊息。及至朝中平靜下來,下官的事才有人顧及,下官被無罪釋放了,卻被留任在南京。只是南京雖比不了北京,卻也是藏龍臥虎,文華薈萃之地,那等所在,下官這等人物怎能待得習慣,是以堅決求去。吏部尚書大人見下官不堪造就,就把下官打發了回來。”
葉小天說的簡單,可是他遭遇的這事實是太過離奇,就算雅夫人都知道三天之內走遍三部,這是多麼匪夷所思的一件事。
至於說葉小天無意於在南京任職,這個說法就更可笑了,你以為官府是你家開的麼?你當六部尚書都閒得沒事幹了;有那閒功夫天天關心你的去向?你一個不入流的雜職小官,不想在南京幹了,吏部尚書就出面過問,把你從南京調走?可要說葉小天吹牛,他這履歷卻又一點不假。
花晴風夫妻二人對視一眼,還是不明白解葉小天在南京究竟做了些什麼,怎麼會有如此離奇的經歷。不過眼下顯然不是詳詢此事的時候,因為葉小天已經先開了口。
葉小天道:“對了,大人說縣衙前有人鬧事,下官回來的時候確實看到了。衙前哭訴的人中,有些是死難者的家屬。已被下官勸回,衙門威嚴之地,代表著朝廷,代表著官府,豈能讓他們這麼堵塞下去,不過下官已經答應他們,三日之內,必定給他們一個交待。此事還請縣尊大人早早拿出一個辦法。
另外還有一些則是趁機鬧事的潑皮無賴。至於那些趁機尋釁的人,已經被下官關進大牢了,這些刁民。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官府在他們心中,豈不也成了軟弱可欺的形象?”
花晴風變色道:“什麼?你把那些潑皮關進大牢了?糟了,葉典史,你闖了大禍了,趕緊把他們放了!”
葉小天不以為然地道:“大人,懲辦幾個潑皮,有什麼不妥?”
花晴風緊張地道:“當然不妥,大大地不妥。葉典史。你剛回來,恐還不知此中情形,你當本官就不惱他們、不想懲治他們麼?實在是投鼠忌器呀!那些潑皮都是有人主使的!
今日你抓了他們,恐回頭就會有人到驛路上煽動役夫們罷工鬧事。一旦因此影響了輜重運輸,前方戰事若順利還好,一旦失利,你我就成了替罪羔羊。要落得個殺頭的下場啊。”
葉小天這才明白花晴風為何對那些鬧事潑皮束手無策,他是一縣正印,就算被王主簿和徐伯夷吃的死死的。怎也不至於連幾個潑皮都怕了,原來是擔心激起更嚴重的後果。
葉小天道:“煽動役夫們鬧事?那些役夫都是本縣漢民與山民。本縣山民以彝、苗兩族為主,都聽命於高李兩寨,下官只消知會高李兩位寨主一聲,相信諸族百姓都不會輕舉妄動。至於說那些漢民,其中一半隸屬縣轄,另外一半隸屬巡檢司,巡檢司那裡下官也可以去打聲招呼,只剩下縣轄的這些百姓,如果他們敢鬧事……”
葉小天冷冷一笑:“只剩下這麼一小撮人,根本就掀不起什麼風浪了,他們若敢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