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戰是逃!”

……

海陵城的壁壘已被摧殘,投降與否,已無差別,只留下那些懵懂的戰士在硝煙中掙扎。

...

海陵城內,巷陌間的刀光劍影漸漸歸於平靜。

即使李子通晝夜不懈地斂財練兵,其軍力與蒙家軍相比,猶如凡塵與天界。

更何況,李子通麾下大將伍雲召,攜海陵城半數兵力離去。

士兵們簡單清掃戰場後,秦叔寶帶領蒙家軍正式入駐海陵城。

秦叔寶一邊派人追蹤毛文深的蹤跡,一邊急派親信向楊毅報告海陵城的詳細狀況。

揚州城,秦王府邸。

楊毅瞥了一眼焦慮不安的信使,繼續凝視秦叔寶送來的軍報。

街頭巷戰?看到這幾個字,楊毅的神情頓時變得肅穆。

海陵城內的巷戰揭示了兩個事實:

一是李子通在海陵城的掌控頗有手腕,否則士兵不會甘願巷戰;

二是海陵城的守將並非愚鈍,清楚城破的嚴重性。

各地反王紛紛揭竿而起,攻城略地,渴望顛覆大隋。

然而亂世初顯,就有義軍領袖的根據地被搗毀。

這對四處征戰的反王們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擊。

看完信,楊毅滿意地點點頭,吩咐款待信使後,喚來劉伯溫。

劉伯溫聞訊,連忙行禮進入正堂。

二人相視一笑,沒有過多禮節。

楊毅隨手將秦叔寶的報告遞給劉伯溫。

劉伯溫恭敬地接過,一手撫著鬍鬚,快速瀏覽。

楊毅並不急躁,相信劉伯溫明白海陵城失守的含義。

果然,如楊毅所料,劉伯溫讀完信後連呼三聲“好”。

立刻,他滿面喜色地與楊毅商議下一步的佈局。

“主公,杜伏威據守歷陽,李子通經營海陵,沈法興兵聚湖州,三地構成掎角之勢。如今海陵失守,杜伏威與沈法興恐怕夜不能寐了。”

楊毅聞言滿意點頭,看出劉伯溫近期確有深入研究。

劉伯溫所述,與他的想法大致相同。

江都位於歷陽和湖州之間,若杜伏威與沈法興聯手,江都很快會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然而海陵城一失,局勢大變。

一方面,他可沿海陵城沿岸北上楚州、海州等地調集糧草,不再擔憂杜伏威截斷糧道。

另一方面,他能沿海陵城南下,從蘇州沿海登陸,直擊沈法興的要害。

海陵城破,李子通喪命於杜伏威之手的訊息,很快在楊毅的推動下傳遍天下。

反王中,有人惶恐收斂,有人變本加厲,更多的人痛斥杜伏威內鬥,不配起義。

尤其佔據蘇州的上樑王沈法興,罵得最狠。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蘇州向來是江南富饒之地,魚米之鄉。

沈法興出身蘇州望族,已在蘇州經營十多年,憑藉世家子弟的身份,早年便擔任蘇州郡守。

於是沈法興舉旗造反,不足一月,便集結了號稱十萬的精銳軍隊。

在眾多反王中,兵力可列前三。

此刻,蘇州郡守府內。

近四十歲的沈法興緊鎖眉頭,與下屬研討江南地圖。

越研究,沈法興越感脊背發涼,忍不住怒罵:

“李子通這無能的廢物,竟連海陵這麼大的城池都丟了,真是小人難成大事!”

沈法興兵多,但缺乏能獨當一面的大將。

唯一能統帥三軍的李廉,已是年逾六旬的老將。

見沈法興發火,李廉輕咳兩聲,不滿道:

“主公如此責怪李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