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地卡在橋墩魚嘴似的迎流面上,看似有些無奈地沉浮著。

底下墜著的兩個油桶藥包,也分別緊貼橋墩迎流免兩側。

藥包為啥沒被日偽密集的槍彈引爆?

一個是看得見的紙人紙馬才是靶子,吸引了大部分槍彈。

一個是油桶藥包外頭,分別裹了幾層厚實的舊棉被。

浸透了的棉花,堪比最好的防彈層。

最為重要的一個,梯恩梯不怕槍彈貫穿,也不怕潮溼!

某些蹩腳影視作品,往往來個一槍擊中任何藥包引發壯觀爆炸描寫,其實那是為了迎合無厘頭“提氣”需要。

缺乏基本常識——除非鬼子也窮得像八路,拿黑藥、硝銨捆紮藥包。

………【第二十五章 遼西風暴,爆!爆!爆!】………

既然梯恩梯有這樣的好處,還做那麼些防護幹啥?

引爆裝置怕槍彈啊!

什麼機械定時器、電子遙控器,在這年月,就別想著唾手可得啦!

甚至是老祖宗的智慧產物“火種”,在這樣的“水雷”上也不好用。

條件侷限,只能另闢蹊徑。

利用生石灰遇水暴熱,在密閉容器內甚至爆炸這點。

教趙鎮海、風子、鏟子等人在油桶藥包底部鑽幾個小孔。

先裝一層石灰,再置入幾個裝著管管、沒有吹鼓的小氣球,然後裝填梯恩梯與碎石塊。

油桶底部那幾個小孔,下水前用小橡皮塞塞住,防止河水過早灌入桶內。

另用細鐵絲,將小橡皮塞與兩根樹幹交叉連線。

現在,兩根樹幹來個反向“人”字形,剛好將小橡皮塞拔掉。

河水立即透過個小孔灌入桶內,只等產生連鎖反應——先是石灰小爆炸,接著引爆氣球內的**。

再接著會怎樣,還用說嗎?

說起來繁複,其實兩根樹幹轉向的時候,小橡皮塞已經被扯掉。

冰冷的河水正慢慢地滲透進油桶內,只不過由於桶底細孔處,還堵塞著厚厚的幹棉花。

引起連鎖反應,還有待與時間一道慢慢來。

看熱鬧的百姓覺得,這紙人紙馬好歹也嚇過鬼子二鬼子一場。

因而散去之後,有些懷著異樣的心情,拿著點好的線香,往河畔路邊一插。

合掌拜拜,才心滿意足地回家吃飯。

順便來些個解恨的,添油加醋的段子,發洩對鬼子二鬼子的怨氣。

鬼子二鬼子,則是另一種心思。

他們覺得,這一通“羞辱”,簡直就是可忍孰不可忍。

要不是看在天色已晚的份上,上游那些村落的“支那人”,非得立即“鬆鬆筋骨”才是!

憋著一肚子火氣,誰也沒有心思理會那兩截卡在橋墩上,正隨波逐流起伏不定的樹幹。

偶有心黑手辣,腦袋瓜子活泛的鬼子二鬼子,也只是想到利用這兩截木頭作“證據”。

將上游各村“賤民”逮來,不論是否“肇事者”,一律給了“壓驚費”才放人。

正一邊盤算著,一邊用晚餐。

卻突然覺得,腳底下一陣震顫。

緊接著聽到悶雷般的爆響,且聲源方向似乎就在橋底。

不愧是玩槍炮的,他們瞬間反應本能,準確方位判斷能力真不差!

時間夠久了,石灰爆炸已經發生,**、z藥的爆炸也幾乎同步發生。

橋墩處,先是一股(其實兩股合一塊)高達數十米的水柱沖天而起。

跟著轟隆隆一聲巨響(其實是也兩聲,只是間隔太短不易分辨。),兩個分別裝藥達四十多公斤的藥包發作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