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宗知之,不敢見其跡。每臨朝視事,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後,便與群小褻狎。宮臣或欲進諫者,承乾必先揣其情,便危坐斂容,引咎自責。樞機辨給,智足飾非,群臣拜答不暇,故在位者初皆以為明而莫之察也。”那個時期吧?可是如果他真的只憑這點小聰明,小伎倆,在皇帝,大臣中騙來個好印象倒不難,要藉此處理繁難政務,而且處理得相當不錯,似乎就辦不到了。
其實當初看到史書上的那些話時,杜睿是差一點兒笑出來,不禁有些感嘆,李承乾這孩子還真不是一般的聰明伶俐呢!想想那些白鬍子老頭卯足了力氣要進諫,結果剛打個照面,人家李承乾自己就痛心疾首地自責自艾,引經據典出口成章,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聽到最後那些老頭子們一句想好的話都說不出來,只能嗑頭拜答還要勸諫太子殿下想開點兒,過去的就過去算了,別背上太重的心理包袱,真不愧是太宗皇帝和長孫皇后的兒子啊!
李承乾一生事蹟,他那些“過惡”,真的大多都只是私人品德問題,前期尤其如此,比如奢侈、貪玩、搞同性戀等,其實都不是什麼不可救藥的大毛病。
據說,孩子故意搗蛋淘氣的一種原因就是,他們希望藉此來吸引父母更多的注意力和愛,然而李世民對待兒子身上這些缺點的辦法,似乎有點兒太轉彎抹角了些。他當然是當面訓斥過兒子這些事的,但他的主要辦法,是重賞規勸太子的官員,希望借“外人”去糾正自己兒子的行為,甚至,希望那些人來向自己打小報告。李承乾聽到這種事後的反應是很激烈的,新唐書上說“宮臣若孔穎達、令狐德棻、于志寧、張玄素、趙弘智、王仁表、崔知機等皆天下選,每規爭承乾,帝必厚賜金帛,欲以厲其心。承乾慠不悛,往往遣人陰圖害之。”
這是非常非常典型的“我就要跟父親對著幹”的表現,那時候李承乾已經十**歲了,似乎不好只用“青春叛逆期”這個理由來解釋這種行為,要杜睿來看的話,更象是潛意識裡沒達到目的而爆出來的失望情緒大發洩。
所有人的青少年時代都曾經歷過這種與父母對立的情緒,但絕大多數人都能安然度過無後患,因為一般人能力有限,束縛多多,就算有什麼過激的念頭,也無力去實現。可拜那個血統至上的**制度所賜,“皇子”或者“貴族子弟”這種怪物,卻偏偏在衝動的少年時代就能不勞而獲地掌握很大權力,也就是傷害別人的能力,所以要制止他們去幹蠢事,可比一般人教育孩子困難得多。特別是,如果天底下唯一能夠真正剋制住他們手中權力的人,他們的父親,不親身出面,用自己的權威打壓他們的衝動,反而希望假手於地位低下的別人,那麼在二世祖們看來,用手中權力打擊這些直接迫害自己的“別人”,就是風險小、途徑容易、後果不嚴重、又能借以洩憤的好買賣了。
()免費電子書下載
於是太宗父子在你來我往的拉鋸中,雙方的火藥味漸濃,而嗅覺靈敏的李泰及時湊上來,彌補了太宗皇帝對於長子的失望情緒,簡單的說,太宗皇帝當時的想法就可以被歸結為:反正我兒子多,你承乾不聽話不爭氣,我還有別的兒子,你倒是試著再找個爹給我看看?
史書上記載承乾失寵的最直接導火索,是他的腳殘疾了,而且似乎是一輩子都好不了的那種殘疾。杜睿記得一本書上說他這腳是外出偷牛煮的時候從馬上摔下來摔殘的,但杜睿也想不起來是史料還是小說家言了。
李世民追求完美的傾向是很明顯的,他不願意自己的繼承人是個殘障人士,這想法也是能理解的,再加上之前就瞭解到的李承乾的個人品德問題,換太子的心思就此萌動了。
太宗皇帝自己就不是以嫡長子身份上臺的,而是憑藉才華能力一步步登上帝位,很難說他對“立嫡以長”這個教條有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