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輕“咦”一聲;當朝文武並重;地方風俗頗美;她自幼素習文學;自能理解這種比喻。

她不由驚訝地望這個男人:“使君還讀過?呃;抱歉……”

感覺這樣問有點貶低意味;她又補充說:“哀家是幼時沒別的書可以讀;只有這本緯書;但記得盧尚書是真正的經學大師;還教過使君這個

太后這麼疑惑倒是有原因——當世書籍難得;許多士人一輩子都只精研一本或幾本;盧植就專門教二本;正常來說就不會教學生別的書籍;特別是西漢淮南王劉安召集方士修編的這一本是“緯書”;是不會入正統儒士眼中。

葉青手中不停筆;解釋下:“吾師沒教過這個;兩年前在京遍覽洛陽各個藏書閣;恩;背了一遍…記得總數是二十萬四千五百六十三卷;可惜這竹策要一捆捆翻過去;時間太緊了沒背完。”

可惜沒背完……

太后瞪大了眼:“哀家素聞蔡邕家的女兒昭姬能為此;聽說此女熟讀背誦家中的四千卷藏書。”

太后很想問一句“不知使君背了多少”;但話到口中;還是吞了下去。

現在的氣氛;太后還是相當滿意;禮敬;又不過於疏遠;許多時;讓太后有恍惚感——君王之家;哪有這種“家”的氣氛?

她不願意破壞這個。

“真是天命降於使君了。”太后再度嘆息;她不由憶起本朝光武皇帝劉秀;也以經學博覽、政事文辯而聞名;學識淵博的很。

王莽時典籍大量被焚;鑑於西漢官府藏書散佚;而民間藏書頗多;劉秀本身就是秀才出身;騎牛打天下;好讀書;在戰爭期間每至一地都先訪儒雅;採求闕文用來補綴遺漏……

洛陽稱帝又傳旨天下收集;在“石室”、“蘭臺”、“仁壽閣”、“東觀”處藏書閣匯聚了大量舊典新籍;疊積盈宇;汗牛充棟;藏書規模和數量都遠遠超過了西漢。

劉秀不僅自己愛讀書;還鼓勵天下人讀書;在洛陽修建“太學”這一最高學府;設立五經博士分科教學;又提倡地方州郡縣興辦官學;更鼓勵民間私學的庠、序、學、校、塾;像潁川文社一樣的文壇盛事也因此長興不衰。

劉秀自己就是一個飽學鴻儒;還時常以身作則;親自為群臣講授經學;和功臣促膝談話到深夜。

或是文武兩方面都超群拔俗的緣故;劉秀並不畏懼屬下才能;為人性情溫和;在位三十三年幾乎沒有和功勳重臣鬧過紅臉。

雲臺二十八將除岑彭被敵人刺殺早亡;餘皆得善終;可謂得其時、遇其主——這種情義在歷代皇帝中罕見;開國之君更是絕無僅有。

都說“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連帶著他所選皇后陰麗華都是絕色而器量寬宏的女子;相知微末之際;患難情份交聯一生。

同樣劉姓;同樣一朝兩百年;相比高祖劉邦和呂后夫婦鬧分裂;韓信、彭越、英布這漢初三大將無一善終而言;可真是反差極大。

而這時;不遠處端容批示公文;又不時回首笑談幾句的葉青;就給她這樣的感覺了。

第三百九十章 與光武相似的人(下)

身為太后;她見識太多了;心裡很清楚。

人要是有了官身;賊吧掌握權力;自有著一種不怒而威的氣質;但往往被權力所迷;有的甚至產生“天下皆是螻蟻”的感覺。

而極少數人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放蕩;以“我視權柄如流水”。

這種太后很不屑;都是偏激未成熟之輩。

要是葉青知道太后的想法;或會說:“前世地球看過一本書;身為多次元宇宙皇帝;每天都故意生活在平民屋裡;並且以賣萌為生;也是一種中二病;本質和天下皆是螻蟻沒有任何區別”

而在此時;端坐批示公文;一絲不苟的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