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有一方退出河南不可。既然如此,那這一仗就更要打,甚至他唐生智還不惜大打。

鄧寶珊,甘肅天水人。1909年夏,加入新疆伊犁新軍,鄧寶珊經新軍協統部書記官金伯韜(甘肅人)介紹,與伊犁同盟會負責人馮特民相識,加入了同盟會。武昌起義後的第二年,伊犁革命黨人發動新軍起義。起義失敗後鄧寶珊經俄國反回甘肅。後到陝西結識了胡景翼、張義安、董振武、劉守中、史宗法,山西的續桐溪、李歧山、續範亭,福建的何遂和河北的孫嶽等人。袁世凱稱帝后,他與董振武、楊瑞軒、胡德福、馬青苑等,入櫟陽,炸燬營房,殲滅當地守兵,奪得了一批槍械。此後,他隨著這支隊伍,轉戰於渭河以北各縣,先後奪得快槍五百餘支,後到陝南鎮守使陳樹藩部胡景翼團任連長。1917年,孫中山發起護法運動,陝西民黨起而響應,鄧寶珊與董振武協助張義安在陝西三原起義,一舉消滅了陳樹藩所屬曾繼賢旅的一個團。此後,鄧寶珊厲任靖**第四路營長、團長、副總司令。孫中山曾鼓勵鄧寶珊“堅持初志,百折不撓”。

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胡景翼、孫嶽密謀共討曹錕、吳佩孚,鄧寶珊為胡聯絡馮、孫。10月19日,他前往灤平與馮會商,議決了秘密班師回京日期,北京政變成功後,三支部隊合組,將部隊定名為國民軍,鄧寶珊任國民二軍第七師師長、第二集團軍第五軍軍長。

可以說,鄧寶珊的部隊是真正土生土長的西北軍,甚至也是馮玉祥西北軍的功臣元老,正因為如此,在丘維峻投向蔣介石時,鄧寶珊才沒有跟隨投蔣。可是,由於鄧寶珊是胡景翼第二軍的部隊,並不是馮玉祥一軍的老部隊,也就不是馮玉祥西北軍的嫡系。這次裁軍,鄧寶珊的部隊被劃在中央編遣區,他也被迫接受中央軍的指揮。因為韓復榘拉走了部隊,馮玉祥下野,鄧寶珊即不願在中央軍裡遭白眼,也不願意回到西北軍,那裡也沒人拿他當自己人,鄧寶珊沒辦法只好藉機投kao到唐生智這裡。

鄧寶珊本以為唐生智現在正是需要發展壯大勢力的時候,對自己這支部隊不會像別人一樣苛刻,不會把自己當雜牌,可讓他沒想到的是,昨天接到唐生智的電報,竟然捨近求遠,不讓他的第八軍打鄭州,倒是讓他的部隊打前鋒去攻打鄭州的宋哲武,這明顯就是想拿他的部隊當炮灰。

鄧寶珊雖然沒見過宋哲武的第四路軍,可是宋哲武和他的第四路軍的大名他可是聽得多了。一支可以在湖北硬撼桂系精銳十九軍數萬人馬的部隊,他鄧寶珊這一萬來人是絕不是對手的,就是西北軍的精銳孫良誠部,不也是在鄭州和黑石關吃了這個宋哲武第四路軍的兩次大虧!

他的部隊在西北軍中也是被認為是雜牌,所以,他的部隊雖然號稱是一個軍,其實只有一萬來人,武器裝備就是在西北軍裡也是最差的,甚至還比不了同是雜牌的楊虎城和龐炳勳的部隊。以他這樣的戰鬥力的部隊去打第四路軍,那還不如讓他帶著部隊去投宋哲武,那樣手下的一眾老兄弟還可以少流些血。

生了一肚子氣的鄧寶珊沒辦法,昨天只好下午就出發,又趕了多半夜的夜路,終於在今天凌晨2點趕到鄭州。本來還想拖延時間,等白天李品仙的第八軍到了在開始進攻鄭州,但讓他驚喜萬分的是,偵查部隊報告說:“宋哲武的第四路軍已經撤出鄭州。”

沒有任何損失就進入鄭州,而且還沒有違被唐生智的命令,這不能不讓鄧寶珊高興。鄧寶珊一面派出偵查部隊偵查第四路軍的去向,一面命令部隊連夜佈防,嚴密戒備。當他得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