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力量已經陷入了閘北的苦戰之中,沒有什麼力量能抽調出來登陸吳淞了
接防閘北陣地的,是60師的120旅第4、6兩個團和119旅的第1團19路軍各團的番號,是以師為分割的每個師都有六個團因此每個師都有第1至第6團的番號
120旅旅長鄧志才,是廣東韶關人,戴著一副眼鏡,不像個武夫,倒像個書生
其實,鄧志才還真讀過私塾,上過學堂,但是23歲那年考入了韶州講武堂,從基層軍官做起,歷任排、連、營、團、旅長一步一個腳印打上來,在十九路軍中一向以善戰聞名
鄧志才接手閘北防務後,在和日軍正面交鋒的淞滬鐵路戰線安排了兩個團,以天通庵路為界北面部署了第6團,南面部署了第4團,119旅的第1團,則被安排在警戒自己的側翼,也就是公共租界和閘北的交界防止日軍從公共租界出發,襲擊閘北守軍的側翼
而日軍則把自己的5個大隊也全部投入,分為左翼南、右翼北、中央三個方向在最南面的左翼,是森可久第4大隊的兩個中隊負責商務印書館不含到虯江路方面的攻勢,中央方向是原來的鈐木光信第1大隊的3箇中隊和多田野佐七郎第2大隊的2箇中隊,以及高橋一鬆第3大隊的2箇中隊,負責商務印書館到天通庵路不含方向的攻勢太田實第5大隊的2箇中隊,負責天通庵路含以北的攻勢
4號上午7點,閘北方面日軍開始猛烈炮擊當面中**隊陣地炮擊在9點時達到了**,至11點,經過四個小時炮擊後日軍才全線出擊
如果單看投入的兵力,日軍在人數上不少於當面的十九路軍而且日軍的攻擊戰術,比起之前也有變化,不再一味強行突進而是往往先集中優勢火力,將前面的防禦工事盡數摧毀甚至縱火焚燒,逼退守軍然後再一步步向前推進
然而這回,日軍又吃了癟因為鹽澤幸一的指揮和鮫島具重一樣爛
日軍的指揮上,步調比較紊亂,按照蔡廷鍇的說法,鹽澤幸一的指揮,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被王熙鳳戲弄用筷子夾鴿子蛋,不知道該如何用筷子下手了,整個一個剜肉補瘡的打法用起援兵來也是盡用添油戰術日軍幾個銳大隊開來,都是來不及瞭解戰場情況,稀裡糊塗就被鹽澤幸一放到一線進攻
就比方說太田實的第5大隊,1日傍晚登陸,2日中午就被命令投入戰鬥,而且是單獨投入戰鬥,其他的幾個大隊都在邊上歇著看熱鬧結果,第5大隊第一天就傷亡了不少人,憑空被打掉了銳氣等到全面進攻時,老虎也變病貓了
而且,當面的19路軍,可不是早前張君嵩團長那樣兵加敗兵的組合120旅可是19路軍的絕對精銳部隊,打仗加老到
看到日軍炮火兇猛,120旅的防禦很有彈性採用梯形配置,前輕後重,先是留少數兵力在前線監視,部隊迅後撤待機等到炮擊結束,120旅的部隊又迅回到被日軍轟擊過的陣地,抗擊日軍的步兵衝擊日軍的炮擊對他們的威脅並不大
而且對於日軍的攻擊戰術,中**隊也不再陌生,越打越有經驗,招數也是推陳出比方說對付那些大甲殼蟲,除了156旅開創的殺蟲**,120旅自己也有創
這個創用的武器,說起來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竟然是土槍
一般的正經式步槍,子彈都是一顆一顆的,而土槍卻是裝填槍砂,射程很近,裝填很麻煩,一打就是一片,槍砂動能分散,沒有多少穿透力按說拿這種前清時期的東西對付現代化的裝甲車簡直就是個笑話可讓人哭笑不得是,中國士兵居然真能把這種老掉牙的土槍當成了反裝甲武器
日本人的裝甲車雖然堅固,但是裝甲車的乘員不論駕駛還是射擊時觀察外面情況,都必須透過觀察孔如果用機槍步槍射擊不斷晃動的觀察孔,想準確把子彈打進裝甲車裡很困難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