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逼宮?(第3/4頁)
章節報錯
先進的武器,為何如今卻突然冒了出來?不過想想也能明白,前世她眼界窄,格局只限於後宅,不知道此事也在情理之中,就像在現代,許多百姓都不知道國家有什麼先進武器一樣,真正的殺手鐧,是不會輕易拿出來讓世人知道的。
“那麼相對來說,趙弼也有。”趙淑分析道,“上次不是殺掉那些商人了嗎?怎麼還有這種東西?”
“能帶來巨大利益的東西,怎麼可能會被輕易抹除掉?你上次設想並繪製圖案的火槍,比之弗朗機炮,雖在技術上要先進些,但終究只適合單兵作戰,而重型武器殺傷力更大。”
趙淑點點頭,吐了口濁氣,感覺有些無力,科技的短板,她是不能給再多的建議了。
想了想,道:“上次我給皇上壽辰之禮呢,你做出來沒有?”
衛廷司點頭,又搖頭,“做出來了,但有時候成功率並不高。”
“能用就好,任何一種新東西,都是經過歲月的打磨,從而變得越發實用好用,好了,你將這東西拿給我看,是有什麼計劃吧?”
衛廷司點了點她的鼻子,“恩,接二連三的出事,趙弼恐怕會狗急跳牆,你出京避避吧,京城馬上就要不太平了。”
趙淑頷首,“這就是你的計劃?”
“恩,我知道你也是這麼想的,歷史的罪人,總需要人來充當,趙弼就很不錯。”
愚蠢的人會讓自己備受非議,而聰明人則會讓自己受萬世頌揚。
當然,趙弼不是蠢人,但抵不過有人比他更優秀。
“我不走,我要跟在一起,再說了,他趙弼若敢動我分毫,我卸了他。”
她不走,一來,是不想錯過這歷史性的一刻,只要趙弼死了,她的命運才真正的改變,不敢假手於人,不敢大意。
一定要親眼看到趙弼死,身敗名裂,才能消去她心中的害怕和恨意。
曾經那些對不起自己的人,他們之所以有恃無恐,無非是趙弼做了皇帝,只有摧毀趙弼,太子當上皇帝,她才能真正的安心。
看到她眉宇間的戾氣,衛廷司心疼的將她拉入懷裡,摸摸她的頭,“好,無論在哪裡,我都會保護你,所以,不要擔心。”
“恩。”趙淑會心一笑,承了他的情。
翌日,朝堂上果然掀起一陣打壓趙弼的風潮,然而,這些大臣背後之人,卻忘了一點,若明德帝因此貶了趙弼,豈不是承認了這一皇室醜聞?
懿德他都能忍,趙弼之事,實不算大事,自然是死不承認,以證清白。
“讀聖賢書,為明事理懂大義,爾等寒窗苦讀,位極人臣,卻如此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朕深感寒心,諸卿均是受德高望重之士舉薦入朝,如此是非不分,聽信市井之言,實乃毫無半點賢臣之範,來人,傳朕旨意,即日起,重整科舉,但凡入仕,必得經過科舉一途,廢除舉薦之制。”
如今,地方上的革新順利進行,而諸位藩王,除景王之外,又全部削除,明德帝說話時腰桿硬了不少。
眾臣沒想到明德帝會如此回應他們的請奏,但關恆、慧王、林朝英都是明德帝提拔的,顏時忍與秋樘始又致力於改革,自然不會反對。
無掌大權之人反對,便很快實施下去。
廢除世家舉薦制度,重視科舉,改變了世家對官場的壟斷,從此歷史跨入新格局。
明德帝的一生,對親人或許他做得不夠好,但在他當政的時期,削藩、變法,為二十年後的大庸盛世奠定了絕對性的基礎。
作為皇帝,他是當之無愧的英主。
可以說,他這一生,無憾了。
趙弼又逃過一劫,但德妃和皇后,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
透過此事,德妃明白了一個道理,趙弼比太子難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