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上還放著那五塊價值連城的澳寶原石,這倆夥計只能是無奈的看著,雖說恨不能把眼珠子瞪出來,但倒也沒有再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這五塊原石是唐風在公園裡挖出來的,而且還是徒手挖出來的,因此完全符合公園開具證明的條件,因此這倆夥計即使心中再怎麼羨慕嫉妒恨,也得老老實實的給唐風辦理證明手續。
當唐風拿著這份具有挖掘地點、日期、挖掘人員、原石重量的證明手續走出公園的時候,這才發現有大批的人正在向公園入門處湧來。
對於這種情況,唐風也只能無奈的嘆了一句:“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啊!”不就是一條小的不能再小的原石礦脈嗎,值當的嘛?
喜滋滋的揹著口袋回到了自己的停車位,趁著周圍沒有人注意,唐風意念一動,那五塊原石立刻就被放進了星核空間內,然後唐風拿出了兩瓶裝著泉水的礦泉水瓶,將水倒在了德普和唐尼的專用小盆中,兩個小傢伙立刻“吧唧吧唧”的喝起了水。這倆小傢伙今兒個可是出了大力了,要不是它們倆,還就真難解釋這些澳寶原石是怎麼發現的。
待到兩個小傢伙痛快的喝完了水,唐風這才上車打著火,風馳電掣般的向著奧林匹克壩趕去。
這一趟來的值,絕對的值!來回路程連帶著挖原石的時間,連一上午都沒用了,收穫卻是超過千萬美元的澳寶原石,而且其中耗費的能量儲備,回頭在路過奧林匹克壩的時候,用不了一個小時就能補充完畢。這天下還有比這個更划算的事情嗎?這真是太過癮了!
第七十九章伯茲維爾路徑
今天第三更,跪求推薦票!
依舊是原路返回,來的時候走的是下丘陵-安達穆卡公路,回去的時候依舊是走的這條公路。
澳大利亞的公路命名很有特色,和華夏國內有很大的區別。你看澳大利亞地圖的時候,會發現澳大利亞的公路網中有很多編號不一樣的公路,比如說A1、B97、C196以及一些帶有Rd、Track等字尾的公路。
在澳洲,A字頭的公路一般都是主要幹道,相當於華夏國內的高速公路或者是國道,這種公路一般都是多車道的,而且收費公路大多都是A字頭的公路;B字頭的公路就是指普通城市之間的公路,有點類似於國內的省道,這種公路大多是雙車道,偶爾有些地段會有單車道;C字頭的公路,基本就相當於國內的鄉鎮公路或者是村村通公路了,這種公路大都沒有車道之分,甚至在內陸地區,這種公路連路面都不會鋪設,就是一條沙土公路;至於帶有‘Rd’(道路的縮寫)字母后綴的公路,其實和C字頭的公路差不多,都是連線各個小鎮之間的公路;而帶有‘Track’(路徑)字母后綴的公路,雖然也是C字頭級別的公路,但這種公路一般都會具有特殊的意義。
比如說唐風現在走的這條下丘陵-安達穆卡公路,在地圖上就是一條有著‘Rd’字尾的鄉鎮級公路,意思是指從下丘陵到安達穆卡之間的公路。
而從這條公路到達下丘陵之後,就會轉向唐風來時的B97號公路,不過這條公路到達下丘陵之後再向北走就不會在叫B97號公路,而是變成了奧林匹克公路,指的是從下丘陵到奧林匹克壩這一段大約六公里左右的公路。
不過一旦順著這條公路向北走過了奧林匹克壩之後,這條路的名稱又變了,變成了‘單井公路’。
這種一條路有多個名稱的現象,在澳洲非常常見,因為澳洲人更喜歡用當地的名稱來稱呼某一條公路,比如說唐風和索菲亞曾經走過的艾爾公路,其實那就是A1公路。
從奧林匹克壩順著單井公路向北走大約八十公里,這條公路就會和大名鼎鼎的烏德納達塔路徑匯合,然後轉向東,再走大約六十公里就到達了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