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的土地!”
“啊,啊,那樣是最好的了。”其實,年長的村民們對“紐斯特里亞”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他們甚至不清楚紅髮少女口中的“紐斯特里亞”是一所神聖的教堂呢,還是一個了不得的大市鎮,不過這不妨礙他們對少女的言詞表示贊同,因為她現在在孩子們當中已經很有權威了,而年輕人也常常向她打聽各種新的事物,比如新的工具和新的工作。他們聽從和讚歎她的話,不是因為他們明白了她說的那些抽象的玩意,而是因為認可了她這個人,所以也認可了她所代表的一切,這種模式在新政府的統治下很普遍,其實,格拉瑞爾本人的加入也是因為她在新政府統治時期獲得了新生,可以按照她自己的想法選擇工作而不是再被當作聯姻的交易品。
當紅發的前見習修女在田間地頭做著動員宣傳的時候,可敬的總主教閣下正在替教皇起草一份斥責的命令,哦,當然,教皇本人對這個命令一無所知,不過總主教閣下覺得他在教會方面勞心費力的事情夠多了,不必讓他再操心這等小事,就替他寫了,並且以他的名義,送到了大修道院。
可以想見,大修道院院長和他的手下們接到這份宣言的時候,有多麼憤怒吧!
“即日解散悖逆的大修道院,所有人員立即還俗聽候王國政府裁決?”(未完待續。。)
304 不作死就不會死
宏偉壯麗的大修道院,據傳說是第一個將正教帶到紐斯特里亞這片土地上的古代帝國時期的傳道聖徒所建,這個傳說並不是真實的,因為那個時候雖有教團活動,卻沒有修道院制度,但是,說它是紐斯特里亞最大最古老的修道院應該並不為過。
離紐斯特里亞首都阿羅納埃爾兩天路程,有一個風景秀麗的湖泊,湖中有個面積可觀的島嶼,古時候人們管這個湖泊叫辛斯特里,管湖中的島嶼叫波德納爾,這兩個名字究竟是什麼意思早已不可考證,但毫無疑問的是,甚至在古代帝國時期之前,這裡就是風景秀麗、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福地,正教興起之後,當時的執政者為了取悅教會勢力,將島上的一塊土地賜予了希望離群索居的修士們,讓他們在遠離塵世的地方過他們喜愛的隱居生活。
然而,當古代帝國崩潰,教會勢力進一步膨脹的時候,這些遠離俗世的修士們就修改了文卷,將修道院掛在了第一位傳道聖徒的名下,並趁機吞併了整個波德納爾島。可喜的是,當時以及以後的執政者多為魯莽無文之輩,所以這種篡改的行為不但沒有暴露,甚至還成為了大修道院的金字招牌。
時至今日,由於許多貴族、甚至國王都在光榮的大修道院出家,而眾多聲名顯赫的主教也是在大修道院學習受教的,所以大修道院有財有勢,成為了紐斯特里亞最富裕的地主之一,其產業超過許多有力的諸侯。它的領土早已不限於波德納爾島。曾有一位修士在文卷中誇口道,沿著辛斯特里湖走一圈。雙腳不會離開大修道院的土地,從大修道院往任何一個方向走一天。也走不出大修道院的領地。這句話可能稍顯誇張,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大修道院佔有大片的美地——和世俗貴族不同,它的地產只會因為購買、捐獻和投靠而增加,卻不會因為多子或無子而減少。而且,它的地產還不必向王室納稅——它有一份古老的特許證明,是首代國王們開給它的,當然,文法上似乎稍微近代了一些……不過。誰敢在這種事情上,和“大修道院派”認真呢?
是的,大修道院不僅僅是一個修道院!它培育了許多貴族出身的高階教士,這些教士說是統治整個紐斯特里亞教會也不為過,誠然有些世俗的大貴族子弟或是主教的親戚,頭天剃髮第二天就能做上主教,但是他們無論是神學修養還是偽造文書都根本不是大修道院系統的對手。烏爾裡希公爵依靠蠻橫的武力提拔了前任總主教若瑟,對此大修道院雖然不滿,卻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