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大風險,莫不是準備畢其功於一役,直接刺殺了韃子皇帝?”

趙禹搖搖頭,坦誠道:“這是我的疏漏,沒能將自己的意圖先一步轉達給藍教主。江南的局勢如今還未算得明朗,我也沒有太多餘力北顧。北上來此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將韃子之間的嫌隙撕扯得更大一些。最希望的自然是汝陽王能夠與韃子朝廷中各方勢力持續長久對抗下來,不希望他們之間這場較量太早收場。藍教主行走宮闈之間,對韃子之間的關係認識得比我要深刻得多,你覺得將這樣的局面維持下去能有幾分把握?”

藍教主正襟危坐,表情也變得鄭重起來:“殿下您手段高明,什麼事情到了您手中,又有什麼可能或是不可能的分別。我能做的,就是將他們之間的關係詳細與殿下分析一遍,能得到什麼樣一個結論,還須殿下自己定奪。”

趙禹聽到這話,便也坐直了身體,靜待藍教主分析。

“韃子朝廷的狀況,與你們漢人朝廷不甚相同。蒙古人除了成吉思汗傳承下來的這一支皇族外,尚有許多部族。那些部族名義上奉皇帝為主,實則各自都擁有很大權柄,皇帝只是他們名義上的首領,對於他們各自部族內部的事務並不能隨便指手畫腳。這也是蒙古人皇位更迭頻繁的原因之一,只要能夠得到這些各部族王公的支援,哪怕不是最正統的皇位繼承人,也能夠登基為帝。”

藍教主娓娓講道:“每年皇帝前往上都避暑,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安撫拉攏各族王公,以期讓他們的皇位更加穩固。去年皇帝沒有前往上都,除了殿下您在江南鬧出那麼大聲勢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因為如今各族王公對當今的皇帝已經頗有怨詞。而皇帝手中也著實沒有能夠震懾住他們的力量,擔心那些人會對皇帝不利,所以皇帝乾脆沒有前往上都。”

趙禹一邊聽著一邊微微頷首,這就和歷史上許多次藩鎮割據一般,皇帝若失去了掌控全域性的力量,臣子們便會生出非分之心。

藍教主繼續說道:“現在元廷所掌握的軍力,絕大部分都是新興起的義軍,朝廷對這些義軍做不到可靠的管制鉗制。這其中,以汝陽王的軍隊最甚。而且,汝陽王軍中除了招募來的漢軍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各族王公們的人馬。而且,汝陽王在各族王公心目中威望極高,對皇帝而言,他已經不再是功高震主那般簡單,而是近乎掌握了廢立帝王的駭**柄,怎能不令皇帝如坐針氈!”

這一番話同樣帶給趙禹不小的震撼,對元帝迫切要除掉汝陽王的心思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試問哪個帝王肯讓自己脖子上纏上一道足以致命的繩索?

藍教主又說道:“一方面,皇帝寵信密宗,假借番僧之手瓦解蒙古王公的抵抗之心。另一方面,則是扶植太子對抗汝陽王。同時他也擔心太子太過桀驁,強要求太子與他一起信佛。父子同參歡喜禪,在朝野當中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說著,她望一眼這寬敞庭院,嘴角泛起一絲譏誚之色,笑道:“不過,這法子似乎效果不大。太子的桀驁之心不減,甚至還變本加厲,想要讓皇帝禪讓皇位。這一所宅院原本的主人太平,就是因為不肯依附太子,全家落個死無葬身之地。”

趙禹聽到這裡,對這位元**禁不住生出幾分同情。看似至尊風光無比,實則四面楚歌,舉目皆敵。想要扶植太子對抗權臣,末了卻養虎為患,局勢益發混亂。不過,看他的意思,似乎是覺得汝陽王的威脅比太子還要大了一些。

思忖片刻,趙禹又開口問道:“那麼,汝陽王到底是怎樣一個態度?”

藍教主回答道:“汝陽王對大元自是忠心耿耿,盡心竭力想要保住這破敗的大元江山。只可惜,在某些人看來,這態度就有一些曖昧了。”

聽到這裡,趙禹對元廷錯綜複雜的形勢也有了一個比較具體的瞭解。汝陽王這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