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敏卻並沒有從這兩套禮服中看出些對先皇的緬懷來。還是明豔照人的金黃色,舒敏因為封后大典定在花朝節,所以禮服上與皇后正裝略有不同。太后的那套送去了長春宮,可不出兩個時辰,就有小宮女兒來報,說德太妃將那太后朝服直接摔出了宮門,說堅決不做“逆臣賊子”之朝的太后。
聽了這話,本來和舒敏一同用著晚膳的胤禛便皺起眉來,皇額娘這般做也太不給自己臉面了,可終歸是皇額娘,怎麼也得去好言相勸才是。想了想便放下碗筷準備擺駕長春宮,去勸勸自家額娘。可剛剛擱下筷子,便被舒敏摁住了手。
胤禛有些不解地抬頭,便看舒敏狡黠一笑,揚聲叫來了蘇培盛。
“蘇公公,你來一下。”
“皇后娘娘您吩咐。”蘇培盛不愧是後世在歷史上都有記載的有名的大太監,可以說,他在皇后娘娘面前比在皇上面前都狗腿多了。
“嗯,本宮沒記錯的話,十四爺還在京城吧。”夾起一塊兒杏仁豆腐,舒敏送到嘴裡,問的似乎有些漫不經心。
蘇培盛瞅了自家主子一眼,嗯,萬歲爺似乎也是一臉正經地吃著飯,於是,很是恭敬地回答道,“回皇后娘娘,十四皇子現還在皇子府,萬歲爺的意思是,三月份再讓十四爺回西北去。”
西北戰事因為年羹堯披掛坐鎮,已經算不上是吃緊的狀態了,只是十四一直覺得自己就應該呆在沙場開疆拓土,胤禛這個做哥哥的也就遂了他的心意。這裡面也有幾分做皇帝的私心,可怎麼說,也還能稱作是兄弟情義。
舒敏若有所指地看著胤禛,“萬歲爺,不是臣妾說,這別說是闔宮上下了,怕是全天下能讓太后娘娘安心聽您講話,不會看到您第一眼就嗆回去的,就是這位十四皇子了。”看著胤禛舒展卻有些無奈的笑容,舒敏給胤禛碟子裡夾了塊梅汁鴨肫,“蘇公公找個人去火速請十四皇子入宮吧,理由嘛,就說太后娘娘想他好了!”
蘇培盛答應著下去了,舒敏扭過頭來,卻看到了一臉挫敗的自家夫君。
“敏敏,你說為什麼皇額娘就是不肯對我好一些呢?”一臉委屈的樣子,若兩人不是身處深宮之中,舒敏總會恍惚地想起當初兩人還住在暢春園的日子。看著胤禛的表情,舒敏笑笑,“阿禎是覺得心裡不平衡了……想著自己如今做了皇上,皇額娘還總是不願正眼看自己嗎?”
胤禛點點頭,將碗裡的飯菜悉數解決了,然後用桌上的擦嘴帕子抹了抹嘴。他心裡對這件事情總還是不平的,皇額娘總是想著他還記著先母妃的事情,這是自然,怎麼說,先母妃那時身邊只有他一個孩子,自然會對他好一些,宮裡的規矩,一旦養到別的母妃身邊,那必然是不能和自己生母聯絡太多的。
只是,先母妃在他十一歲的時候便薨逝了,可到了如今他已過不惑,皇額娘卻依舊不肯將曾經的心結放下,總還是一味埋怨著他孝心不夠,偏疼著幼弟,甚至到了現在也還是不肯承認自己是他的兒子,總是說著些傷人心的話。
舒敏看著胤禛的表情,笑著幫他把披風披好,“夫君又何必這般糾結於太后娘娘呢?夫君對太后的孝心,是夫君的想法,太后將這份心思棄若敝履,那是太后的意思。可無論太后會不會如此,夫君不都還對太后依舊孝順嗎?夫君這份孝順本就不圖什麼,太后如何又能如何?倒不如趁著把十四弟叫進宮來了,去勸勸太后的好。怎麼說,登基大典也是場面上的事情,若是不能勸好了,壞的可是皇家的臉面。”
胤禛聽舒敏開解自己,雖然還是有些不平,卻依舊自己動手繫好了披風帶子,在舒敏額上偷偷吻了一下,轉身出門朝著長春宮的方向去了。倒是舒敏,反應過來之後猛的一捂腦門兒,笑著回到了餐桌旁,看著桌上的殘羹冷炙,也沒了再吃的心思。倒是拿出些後宮規章制度翻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