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和不滿強壓下去。

黃曆拎著裝著雜物的箱子進了城,狙擊步槍則分散裝在週二的破蔬菜車上,混進了城裡。在一個僻靜的地方,黃曆把槍收好,和週二告別分手。軍統很不地道,對週二是利用為主,經費給得很少,或者說是被剋扣掉了。而黃曆很大方,這也讓週二對他充滿了好感,甘願冒險。

叫了輛黃包車,黃曆直接回到燕大,雖然出城時請了假,但臨時出了變故,耽擱了兩三天,他能趕緊回去說明一下,否則來之不易的老師名頭可要丟了。

燕大門前,進出的學生明顯多了起來,招生考試很快就要開始了,都是前來報名的。不得不承認,在風雨如晦的歲月中,抗日救亡的呼喊得以在這個由美國人創辦的教會大學中發出時代的最強音,是得益於司徒雷登的努力。他完全是以一箇中國人自居併為此感到欣喜。事實上也正是如此,他不僅把燕京大學看作自己畢生的事業,更是把它看成是中國事業的一部分,認同這所大學是“中國人的大學”。也正因為如此,司徒雷登在當時的燕大師生當中受到極高的推崇。

七七事變後,日寇因顧忌於與美英尚有外交關係,不能佔領燕大校園,於是總算保留了燕京大學這麼一塊處於敵人刺刀叢中的自由學習園地。燕京大學這個為敵偽包圍下的孤島被人們私下稱為敵後抗日根據地。那時,平津一帶淪陷區很多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撤退到後方去的青年學生,紛紛奔向燕京大學。燕京大學則儘量多招生,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