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從破舊的偏殿耳房透出,伴隨著低低的誦讀聲,在寂靜的夜裡,顯得分外清幽,令人心曠神怡。
而一旦進入耳房,這種清幽寧靜頓時被現實打擊得支離破碎。
幽暗逼仄的室內,一張鋪著紅綢的油膩供桌擺在靠窗的位置,佔去了一半的空間,除此之外,只有一張狹窄的木床,擠在角落裡。無論是供桌還是床具,皆是歪歪扭扭,破敗不堪。
此時此刻,供桌旁的高凳上坐著兩名道童,都是十一二歲的年紀,眉清目秀,穿著洗得發白不太合身的青灰色道袍,一邊打著呵欠,一邊搖頭晃腦地低聲背誦經書。揹著揹著,“啪”一聲,其中一名道童手中的經卷掉在了地上。
輕微的聲音在靜夜裡顯得格外清晰,已經昏昏欲睡的道童們陡然驚醒。
“啊~~”掉書的道童張嘴打了個呵欠,一邊揉著眼睛,一邊慢吞吞低身撿書。
另一個道童被驚了一跳,小心地看了眼門口,說:“靈玉,你小心點,要是被師父看到,又要被打戒尺了!”
被稱為靈玉的道童滿不在乎地揮揮手:“師父沒那麼快回來的,今天是月圓之夜,師父要獨自修行到天亮。”
“可是,師父說過,我們不能趁他不在就偷懶……”
“我又沒有偷懶,只是犯困而已。”靈玉再度打了個呵欠,起身跳下高凳,“我去趟茅房。”
說著,點了燈籠,晃晃悠悠地提著,離開了耳房。
從耳房的破舊可以看出,此間道觀早已年久失修,事實也確實如此。牆體多處崩塌,廊柱傾斜歪倒,灰塵處處,蛛網遍佈,連道觀門口的牌匾,都掉下來埋了半截在土裡,除了供奉三清的大殿,和他們居住的偏殿及耳房,均是頹敗不堪。
要說這間道觀,千年前也曾興旺鼎盛過。那時還是大秦天下,秦朝開國之君太祖皇帝打天下時,曾在此見過神蹟,因此,分封於此的楚國公在白水山上建起一座道觀,供奉道祖三清。
那時的白水觀,名列天下三大道觀之首,香火鼎盛,聲名遠揚,乃是道門聖地。可惜時光荏苒,大秦天下分崩離析,大燕取而代之,白水觀在戰亂中斷了傳承,昔日鼎盛一時的白水一脈,就此失傳。
自大秦滅亡,白水觀荒廢數百年,始終未能重建,如今,到處是殘垣斷壁,昔日天下第一觀的盛景,百不存一。
三年前,一名道士來到白水山,緬懷一番後,收拾出勉強能住人的一處宮殿,帶著兩名徒兒住了進來。
這道士自稱玄塵子,雖然貧困落魄,倒也舉止有度,平日裡與徒兒供奉道祖、種菜澆園,清貧度日,既不求香火,也不下山化緣,還時常給山中村民看些小病,因此,白水山的村民也就預設了他是白水觀觀主。
當然,這個白水觀觀主,並沒有朝廷的冊封,認真論起來,只是野道士而已。
雖說天下修道之士,皆是道門中人,然而,千年來的規矩,舉凡僧道,皆有度牒為證,道觀、寺廟住持,更有朝廷冊封,若是沒有,只能算是野道士、野和尚,仍要繳稅納糧。
既無香火,又要繳稅,日子過得十分清苦,加之玄塵子為人嚴厲刻板,做的他徒兒,著實是件苦差事。
靈玉揣著草紙,提著燈籠,磕磕絆絆走到殿後的茅房,解開褲子蹲下身。
“嘩啦”一陣水聲過後,靈玉舒了口氣,收拾一番,小心翼翼地踏出茅房。
所謂茅房,其實只是挖了個深坑,放了兩塊踏板,然後搭上茅草,簡陋不說,還十分危險。靈玉一直避免晚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