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他的花壇上充滿了那麼多奇妙的東西,也許在上帝以後,除了莎士比亞①和魯本斯②以外,還沒有人能夠和他相比。
①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歡劇家,詩人。
②魯本斯(1577-1640):佛蘭德斯畫家。
因此,如果要想得到但丁①忘記描寫的一個被打入地獄的靈魂的概念,只要看看這時候的博克斯戴爾就行了。望·拜爾勒在花壇上除草、施肥和澆水,跪在草坡上,分析盛開的鬱金香的每一根脈絡,考慮應該怎樣來改良,應該怎樣來配顏色。這時候,博克斯戴爾卻藏在他栽在牆邊、像把扇子似的遮住他的一棵小楓樹後面,窺看他的鄰居的一舉一動,看得眼睛都幾乎爆出來,嘴裡冒著泡沫,遇到他相信看見對方高興,或者注意到對方嘴邊有一絲微笑,眼睛裡有一絲幸福光芒的時候,就連聲地詛咒,狠狠地恐嚇,叫人想不通這些充滿忌妒和憤怒的毒氣,怎麼會沒有滲入花莖,給花帶來凋謝的因素和死亡的根源。
①但丁(1265-1321):義大利詩人,人文主義者。他的作品《神曲》共分三部分:“地獄”、“煉獄”和“天堂”。在“地獄”中作者描寫了犯罪的靈魂在地獄裡遭受駭人聽聞的苦難。在這些靈魂中有叛國的罪犯,也有神父和教皇。
壞念頭一旦支配了人心,很快就會發展下去。博克斯戴爾很快就不再滿足於光看望·拜爾勒了。他還要看看他的花;他是個地道的藝術家;仇人的傑作引起了他的興趣。他買了個望遠鏡。有了這個望遠鏡,他能夠跟花主人本人一樣察看花的每一個變化,從第一年地裡冒出白嫩的幼芽起,一直到五年以後,高貴優美的花苞長圓了,花苞上微微露出一點模糊不清的顏色,最後舒展開花瓣,只有到那時候才揭露出隱藏在花苞中的寶藏。
啊!有多少次,這個滿懷忌妒的不幸者站在他的梯子上,看到望·拜爾勒的花壇中的鬱金香,花美麗得使他睜不開眼睛,而且完美得使他透不過氣來!
因此,經過了一段時期他自己也不禁讚歎不已以後,他開始受到忌妒的折磨,這種折磨侵襲他的胸口,把他的胸口變成一窩互相吞噬的毒蛇,——難以形容的苦痛的、可怕的根源。
有多少次,博克斯戴爾在他受到筆墨難以形容的折磨時,恨不得在夜裡跳進花園,毀掉那些植物,咬壞那些鱗莖,要是花主人敢出來保護鬱金香,就殺掉他來洩憤。
可是在一個真正的園藝學家眼裡,毀掉一棵鬱金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罪行!
殺掉一個人,倒還情有可原。
然而,由於望·拜爾勒在他好像憑著本能掌握的這一門科學上,天天都獲得進步,博克斯戴爾終於憤恨到了極點,打算向鄰居的鬱金香花床裡扔石頭和棍子。
但是,考慮到第二天望·拜爾勒看到損失馬上就會查問;考慮到別人會注意到大街離得很遠,而石頭和棍子又不會像亞瑪力人①時代一樣從天上落下來;考慮到罪犯儘管是在夜裡下手,還是會被發現,結果不僅會受到法律制裁,而且會在全歐洲鬱金香培植者的眼裡永遠喪失名譽,博克斯戴爾,因此要用計謀來發洩他的仇恨,決定用一個不連累自己的辦法。
①亞瑪力人:古代遊牧民族,常常襲擊猶太人。
他想了很久,終於給他想出來了。
有一天晚上,他用一根十尺長的繩子繫住兩隻貓的後腿,從牆上把它們扔到首領的花壇,王侯的花壇,帝王的花壇中間。這個花壇裡不僅有“高乃依·德·維特”,還有乳白色、紫色和紅色的“不拉奔②美人”;淡亞麻灰色、紅色和桃紅色的鹿特的“大理石”;哈勒姆的“奇花”;還有“深哥隆班”和“淺哥隆班”。
②不拉奔:比利時省名,十七世紀時是荷蘭南部一省,包括面積較現在為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