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初創,任思齊決定改變皇權不下鄉這種情況。甲長鄉正都是有品級的朝廷官員,由府縣委派,如此可以把底層權力收回。

“甲長鄉正該如何選拔啊?”沈廷揚皺眉道,一萬多戶意味著需要至少數百名低階官員,這讓他覺得頗為為難。

“可以先由從揚州追隨來的吏員中選拔出,進行委派,以後以其業績進行升免。”任思齊道。

從揚州跟過來的吏員足有千餘人,這批人熟悉各種政務,正是擔任低階官員的最佳人選,至於其中貪婪枉法之徒,自然有其他手段對付他們。(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二章 崇明(3)

除了設立甲長鄉正以外,任思齊同樣對府縣官職進行了改革,在以往,一個縣只有縣令縣丞主薄數個有品級的官員,其他辦事人員都為吏員,官吏分離的制度導致吏員根本沒有上升的空間,幹得再好也沒有升官的可能,所以專依貪汙撈錢為能。而官員一任三年,任滿就會轉遷,往往還未等熟悉縣裡政務就被調走,這樣也造成了地方政務把持在吏員之手。

任思齊決定在崇明體制內改變這一切,首先就是把各曹司吏之類都提升為有品級的官員,稱主事,品級從從九品一直到從七品。並且幹得好了可以繼續上升,升為縣令知府都有可能。所有人都有上升的空間和可能,這種制度當然要比官吏分離好得多。

任命好各級官員之後,崇明島的一切才算安定下來,以後移民的組織安置等一切事宜都有專人負責,不需要任思齊再多操心。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那些跟隨而來的揚州吏員們即使貪婪一些,就行政能力而言也比任思齊原來的手下強得多。

帶領百姓修建家園,圍著灘塗開荒,出海打漁,等等都有了專門的人去幹。島上的蘆葦無邊無際,只要收割下來編制,再以木棍為樁,就可以搭建一個簡單的窩棚,不懼夏天的風雨。從揚州運來的大量生活物資以家庭為單位分發了下去,很快島上處處炊煙,新出現了數百處村莊。

這一個月來,梁九帶人除了建造一座新城以外,還修築了兩條攔江堤壩,使得潮水再也不能直接衝擊到島內,造成沙島的坍塌。另外就是修建了幾處龐大的磚窯,專門用於燒製建房用的磚瓦。不過目前產量有限,暫時還滿足不了島上的需求。

新成立了崇明府後,梁九被任命為崇明工曹主事,正七品官員,全面負責島上的工程營建工作。梁九正規劃著開掘數道人工河流,把長江水引入島嶼之內,如此一是方便用船隻運輸物質,再就是可以用來灌溉耕田。

在移民安置工作步入正規之後,任思齊開始重新進行編組軍隊。

揚州之戰中,岱山軍雖然取得了很大勝利,死在揚州城下的八旗兵綠營兵加起來也有三四萬,可是岱山軍本身損失很大。一萬步兵幾乎損失過半,活著回到崇明島的五千餘人,其中還有數百人受了重傷即使以後痊癒也不能再上戰場。這些不得不從軍隊退下的人,任思齊給他們都安排了出路,就是在各鄉中出任鄉尉,負責協助鄉正緝拿盜匪維護地方治安。

新兵的募集,任思齊決定採用義務兵制度,每一個十八到四十的成年男子都必須當兵。跟隨上島的百姓有近二十萬人,其中適齡男子也有三四萬人,任思齊當然不可能把所有男子都編入軍隊,而是規定每戶至少要有一人從軍。其他男子則編為鄉兵,每月訓練數日,平日種地做工,當有外地入侵時則全部招入軍隊,保衛崇明。平日的訓練可由鄉尉負責,由官府每月撥出一定經費。

經過了數日的統計徵募之後,新招募了一萬五千新兵,和原有的五千老兵混合,重新編制出一支兩萬人的步兵。

軍隊編制還是按照原來的小旗、總旗、隊、營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