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導彈驅逐艦為主的護航艦隊就顯得有些寒酸,不僅僅護航效果一般,而且也不能充分體現我們的綜合國力。
一般來說,一艘航母的排水量都在五六萬噸左右,美利堅帝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排水量達到了十萬噸,是一座名符其實的海上城市。藉助著航空母艦龐大的排水量以及自給能力,航母編隊在海上的生存能力極強。一般都能夠在海上連續執勤一兩個月,而不需要頻頻尋找補給港口。
在目前全世界各大良港都被西方國家控制的事實之下,我們海軍護航艦隊的護航任務就顯得異常艱辛,因為艦隊噸位的關係,我們艦隊的生存能力不高,不得不依靠補給船進行補給,不僅僅成本提升,而且效率極低!
再加上帝國和周邊幾個鄰國的海島領土、領海爭端越發頻繁,無論是出於利益考慮還是帝國內部的民眾輿論,朝廷都下決心開始研發、製造屬於帝國自己的航空母艦。
在帝國內部,有相當一部分的人認為,只要帝國的航母編隊能夠儘快形成戰鬥力,對於帝國衝破第一島鏈,為帝國爭取更多的海洋權益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航母的研發工作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
航空母艦(aircraftcarrier),簡稱“航母”、“空母”,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艦體通常擁有巨大的甲板和坐落於左右其中一側的艦島。航母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隊中的其他它船隻提供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掩護和遠端打擊能力。發展至今,航空母艦已是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戰最重要的艦艇之一。
航空母艦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產物,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並整合通訊、情報、作戰資訊、反潛反導裝置及後勤保障為一體的大型海上戰鬥機移動基地平臺。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賴當地的機場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行動。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是1918年5月完工,同年9月正式編入不列顛皇家海軍的“百眼巨人”號。該艦排水量為14459噸,可載機20架。它的誕生標誌著世界海上力量發生了從制海到制空、制海相結合的一次革命性變化。
現代航空母艦的主要任務是以其艦載機編隊,奪取海戰區及近海陸緣的制空權和制海權。現代航空母艦及艦載機已成為高技術密集的軍事系統工程。航空母艦是一支航空母艦戰鬥群中的核心艦船,通常還作為航母戰鬥群的旗艦。
世界第一個從停泊的船隻上起飛的飛行員是美利堅人尤金伊利(eugeneely),他於1910年11月14日駕駛一駕“柯蒂斯”雙翼機從美利堅海軍伯明翰號輕巡洋艦(ussbir迷nghamcs2)上起飛。1911年1月18日,他成功地降落在賓夕法尼亞號裝甲巡洋艦(usspennsylaniaacr4)上長31公尺、寬10公尺的木製改裝滑行臺上,成為第一個在一艘停泊的船隻——“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上降落的飛行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現的斜角飛行甲板、蒸汽彈射器、助降瞄準鏡的設計,提高了艦載重型噴氣式飛機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高效能噴氣式飛機得以搭載到現代化的航空母艦上。排水量越來越大,美利堅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是第一艘專為搭載噴氣式飛機而建造的航空母艦。
美利堅的1961年11月25日建成服役的企業號航空母艦(ussenterprisecn65)是世界上第一條用核動力推動的航空母艦,即核動力航母。採用核動力的最大好處是提高續航能力。核動力燃料更換一次可連續航行數十萬海里,使航空母艦具備了近乎無限的機動能力,消除了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大型煙囪對飛行作業的影響。從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