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種奇怪的感覺籠罩著。雖然是輔兵,但每日裡的集訓卻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晴空萬里還是颳風下雨,每日清晨一早,五百輔兵便被要求統一在淮河岸邊的空地上集合。

有時候一站便是個把時辰,晴天還好說,天氣不好的時候,士卒們就叫苦連天。當剛有動作,便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軍棍都砸下來。李如靖年紀雖輕,但卻行伍多年,很快便發現軍官們其實是藏了勁道的。

等到親眼得見戰兵們的訓練,輔兵們這才無話可說。

雖然是輔兵,但每月五分銀子的月例卻一直未曾中斷,很多人便是衝著這些銀子來的,每天還有兩頓貨真價實的正餐,這一點雖然比不上戰兵的一日三餐,但對於這些流民出身的漢子來說,卻是天堂一般的生活。糠麩夾雜著白麵的蒸餅,每月還能見到兩次葷腥,一入營還新發兩套衣衫,天氣轉冷還有棉襖配發,這樣豐衣足食的生活到哪裡去找。

李如靖也是苦出身,當然知道這種生活水準對於如今大明百姓的意義所在。說句不好聽的,如果大明境內是這般的生活,恐怕自己的義父從此就要退休養老了。

晚上沒事的時候,軍官們便各自來到管轄的營寨,雖然依然是高高在上的態度,但至少沒有打罵和任意役使士卒,而好似按照手中的一本小冊子,換成自己口中的語言。詳細講述行軍中的常識和訓練中的注意事項,還有便是再三強調軍紀。即便是輔兵營。也是有一支五十人的執法隊的,這些人刀不離身。就等著軍官一聲令下,頃刻間便能取人的項上首級。

沒多久,李如靖便找機會看到了軍官手中那本小冊子的封面,名曰《士兵操典》。

李如靖這才發現,他的計劃與當初的構想有了巨大的偏差。但再想逃,卻是沒那麼容易了。輔兵十人為一棚,設棚長一名,士卒互相監督,如果一棚中有了逃兵。棚長斬首,其餘人等領軍棍開革出營。笑話,有了這樣的好差事,誰肯離開。於是乎,就連上廁所,輔兵們都是三人成行。

一路上,雖然是白日行軍,夜晚紮營,但路上卻是平靜了許多。流賊三股最大的勢力。李自成遁入商洛山中,張獻忠和羅汝才搖身一變成了官軍,連帶著南北直隸的大小盜匪都偃旗息鼓,生怕被官軍當做了出頭鳥。更何況。朱平安這支官軍盔甲鮮明,全副武裝,傻子才會打他們的主意。

漸漸進入到北直隸的地面。一路走來,愈發的感受到戰爭逼近的肅殺感。沿途大大小小的村莊幾無一人。遇到的只有大股大股的流民和逃難的百姓。

散出去的探馬不斷將訊息傳遞回來。清兵兵分兩路,一路由睿親王多爾袞率領。多鐸、豪格、阿巴泰輔之由青山口入關;另一路則由貝勒嶽托領兵,杜度輔佐,由牆子嶺突破。明薊遼總督吳阿衡率軍血戰,但監軍鄧希詔、總兵吳**卻臨陣脫逃,致使明軍大敗,吳阿衡戰死殉國,清軍得以長驅直入,繞過京師,撲向霸州、滄州一線。

崇禎皇帝已經急詔山西總兵王樸、都督籤事虎大威、宣化總兵楊國柱等部入援京師。宣大總督盧象昇的父親於五月去世,按照朝廷慣例和風俗,他是要回鄉丁憂的,但崇禎皇帝連發五道詔旨,硬是將其召回到軍中,負責統一指揮各路援軍作戰。但又派遣了高啟潛作為監軍太監,總領各路軍馬。

朱平安仔細查閱了探馬送回來的訊息,加上後世對於這場戰役的瞭解。另外便是陰世綱自京師源源不斷髮回來的最新訊息。可以確定,此次大戰,明軍根本佔不到什麼便宜。

崇禎皇帝下令山陝、南直隸各地兵馬勤王,但真正動起來的,也只有鳳陽朱平安一支人馬。其他入援京師的只有宣大的山西軍隊以及遼鎮的關寧軍。其中宣大兵馬三萬,分屬各部。關寧軍四萬,卻被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