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汗似乎有些悔悟,與頓月多吉和第悉藏巴有了些疏遠,只不過那支被派往拉薩的軍隊也沒有召回,只是保持克制了許多。

加上土謝圖汗親自去西寧拜見了左良玉,得到左良玉的親自接見,這就使得顧實汗有些顧慮,原本打算連土謝圖汗一起滅掉的,形勢逆轉之下,顧實汗不敢輕易出兵,害怕明廷會和土謝圖聯合起來,到時候就非他所能敵。

而左良玉再上書朝廷,讓額璘臣以邁達哩活佛的名義邀請四世班禪和五世**訪問青城,額璘臣的背後是大明朝廷,班禪和**訪問青城顯然如果沒有大明朝廷的允許是不可能成行的,這一次訪問意義重大,黃教為此得了一點喘息之機,藏巴汗也不敢在黃教兩位教宗大人出訪之機在背後搞什麼小動作,若是惹起大明來,對頓月多吉和藏巴汗來說都沒有好處,因此西藏地區戰爭的陰雲很快就消散不少,左良玉成功的穩定了西藏地區目前的格局,雙方暫時相安無事。

宗教之間的戰爭是最狂熱,最瘋狂,最沒有理性的戰爭,但是矛盾的是,人活著如果沒有一份信仰,沒有一份追求,那就跟行屍走肉一 般,所以西藏問題根本就是一場長期的戰爭,短期的征服只是對**的一種消滅,對精神和文化的征服卻是一場持久戰,後金則不同,沒有狂熱的宗教信仰,只是一個十分野蠻的民族,雖然自謗也有千年的傳承,對於一個野蠻的民族,**的征服是最直接的,西藏比後金更落後,更野蠻,但是條件跟落後,百姓更愚昧,因此需要更長的時間才梳理,而且更復雜,因此對於西藏,朱影龍決定還是將其放在解決後金皇太極之後來解決。

第二十五卷:盛世大明(終卷)第一章:皇太極稱帝(一)

禎八年,後金天聰九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極正式發 諭,這道詔諭中說:“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輝發

等名,曏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我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以後,一切人等,止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從這一天開 始,滿洲成為後金國的一個代稱,而滿族正是取代原來的三個不同地域的女真族,正是的合併成一族,成為一個新的種族。

接到這個訊息,朱影龍知道皇太極這是要稱帝了,其實在這之前稱帝的準備工作已經在進行,早在天聰六年(崇禎五年),皇太極廢除了與三大貝勒並坐的舊制,自己個給單獨坐北朝南,南面稱尊開始,就已經暴露了他要登基做皇帝的野心。

接下來,定朝服和官民常服制,繪《滿洲實錄圖》,率諸貝勒督厲眾軍,練習行陣,是為大閱之始。建太祖陵寢殿,樹松柏,立石獸,立太廟,定出師謁堂子拜天行禮樂制、元旦朝賀樂制。到了九年正月,太祖庶子稱“阿格”、六祖子孫稱“覺羅”,覺羅系紅帶以別之。

“皇上,皇太極稱帝之心已經昭然若揭,朝廷必須未雨綢繆,做好要開戰的準備。”訊息傳到京城,孫承宗第一個求見朱影龍,要求加強了遼東戰備。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皇太極要做皇帝,朕也攔不住,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朱影龍內心很平靜,他早已知道有這麼一天了。

“皇太極這一稱帝,朝廷態度如何?”

“該幹啥,還幹啥,一切都不變!”朱影龍沉聲吩咐道,這就是沒有反應就是反應的最高境界了,讓你皇太極根本摸不著大明地態度。

“是!”孫承宗俯身道。

“皇太極自立為天子。恐怕早有進軍中原之心,遼東邊防需進一步加強,微臣建議將北京軍區的兩個騎兵師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