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顏笑了笑,取出一枚玉簡,劃出靈光,將上面的文字一一印了,還是將原本又放回去。

在另一間室中,她又見到了一張畫像,上面有一個修士,穿著短衣勁裝,足下踏一口大劍,前面是飄渺白雲,若要破空飛去一般。顧顏的心中一動,這個姿勢,似乎與她的伯父顧夕朝,很是相似?

顧夕朝是顧顏之前,顧家的天縱奇才,最早修到築基,最早結丹,如果不是青雲山那一場亂,他早該帶領著顧家崛起於天目山才是。而他所修的劍道來歷,顧顏從未聽他提起。來到蒼梧之後,也與藏澆莊的法門不同,沒想到在這裡,卻能夠見到一絲線索。

她好奇的問道:“這上面畫的是誰?”

莫離伸手將那幅畫取下來,原本是一本大冊子,上面寫著“某年至某年之事記”,莫離說道:“這是當年有人來藏澆莊論道,留下來的記錄,看上面的文字,這至少也有三四千年了。”

顧顏問道:“有否說明這修士的來歷和姓名?”

莫離把冊子翻過來,讓她自己看。顧顏見上面只寫著某年月日,有衡睫來此論道,某金接待,論劍七日乃歸等語。其餘的並未提起。不過後面有一行小字她注意了一下,雲自衡而來,劍道以正合,以奇勝,與戰法相合,吾輩可參而習之。

顧顏想了想,也將這張圖錄,連同後面的文字,一起用玉簡拓錄下來。

她畢竟不是專修劍道的人,試劍堂內其餘的東西,只是看看,也就沒興趣一一的記錄下來。不過兩個時辰,她便將這三間十二壁,所有的典籍全都掃了一遍。

除了劍法圖錄之外,也有一些上古流傳下來的奇聞軼事,被當成話本一樣的記載下來,顧顏對這些倒頗有興趣,用玉簡一一的拓錄,莫離也不管她。到了最後,顧顏才想到一個問題,又問道:“此處既然是試劍堂,為什麼沒看到藏澆莊那一部有名的《劍典》?”

莫離嘿嘿的笑了起來,“因為那部《劍典》,不在這裡……”

他臉上露出了十分的神秘之意,讓顧顏感到極為好奇,她湊趣的問道:“那麼在何處?”

莫離說道:“在我師兄靜修的玉榻之下!”

原來這部《劍典》,作為藏澆莊流傳的最高典籍,一向是由掌門人親自掌管,不假手外人的。一共十二張玉冊,放在掌門人玉榻下的金匣之內。莫離這時的興致忽然來了,說道:“你如果好奇,我就帶你去見識一下!”

顧顏嚇了一跳,說道:“這如何能夠得見?”

莫離“切”了一聲,“怕什麼,我師兄最近有事忙,經常不在家,我們偷偷的,瞧幾眼就回來,有什麼要緊?”

顧顏猶豫不決的說道:“這是貴派的秘典,我一個外人,去看不大好吧?”

“什麼秘典,本門弟子只要到了結丹之時,就可以由掌門人親授,領悟多少,全看自己的緣法。我們修劍道之人,沒有其它門派那些婆婆媽媽的,你若與此有緣,看看也沒什麼。你心中也想去了不是?”

顧顏被他看穿了心思,索性大大方方的說:“只要老前輩別給我惹出麻煩,我就恬著臉。”

莫離嘿嘿笑了起來,他抓起顧顏的手,“放心吧,只要我師兄不回來,這裡誰能管我?”

他一抓顧顏的手腕,一道森寒無比的劍光陡然間便衝了出去,在天空中一掠,隨即便不見蹤影。

顧顏身不由己的跟著他,只覺得自己像是上了賊船一樣,怎麼覺得這位老金,做事有點不靠譜呢?

莫離馭劍而出,其勢若奔雷,但他的劍光卻四看無痕,不帶一絲的煙火之氣,頗有“融大巧而不工”的境界。讓顧顏心中佩服不已。

劍光之快,轉眼就掠過了藏澆莊的牆頭,絲毫不停的向著後山飛去,顧顏訝道:“原來雲池金駐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