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義街是綜合對比選擇的地方。

那是一條街,地方夠大,店鋪也有,只要修繕一下就可以使用。

夏央跟著韓秘書到了青義街。

這會兒原本安靜荒涼的青義街,人來人往的,修繕商鋪平整地面的工人。

跟韓秘書和夏央一樣來檢視店鋪具體情況的。

“咱們的地方在哪?”夏央掃了一圈,店鋪外面都大差不差,沒什麼不同的。

“這邊。”

這一次,上面對食品廠寄予厚望,給他們分了個好地方,在剛進街道口的北面第五家。

商鋪是敞開著的,夏央和韓秘書輕而易舉的就進去了。

裡面就是一個空蕩蕩的大開間,別的什麼都沒有。

夏央在裡面轉了一圈:“老韓,帶尺子了嘛?量一量尺寸,咱們好定做傢俱。”

既然這次是在屋內的話,策略就變一變了,得花裡胡哨一點才行。

韓秘書沒帶,但是:“我去借。”

他去借尺子了,夏央則在屋裡,思考著該怎樣佈局合理。

其實說實話,在屋裡展示商品,是沒有在外面展示更吸引人的。

首先第一個,萬一下雨的話,屋內會非常暗,現在的燈泡瓦數又小,大多都是昏黃的光。

這種天氣下,適合睡覺,不適合談生意。

那麼,就需要佈置的舒適一些,像後世的咖啡廳那樣,有座位,有吧檯,還要一面大落地窗,可以望著下雨天發呆。

,!

當然,他們本質上還是要展示自己的商品,可以把開間分成兩部分,後邊是廚房,前邊是用餐區。

中間用兩個玻璃櫃隔開,玻璃櫃裡擺放著自家廠子的商品。

等韓秘書回來,她把自己的想法跟韓秘書說了說,道:“咱們本身就是展示食物,不如弄成個小飯店的形式。”

韓秘書想了想:“可這樣一來,咱們以味道取勝的優勢就沒了。”

“就算不在室內,咱們的優勢也沒了。”夏央無情的戳破他的幻想。

別的廠又不是傻子,成功的案例在前面,豈有不學之理。

“這次咱們位置靠前,進來的外國友人一眼就能看到,所以得在視覺上吸引他們。”夏央跟他講道理。

“落地窗是其一,你想一想,要是你,你看到一整排牆裡有扇大玻璃,會不會心生好奇?”

“還是那句話,只要進來的人多了,成交量自然就上去了。”

“再有,咱們可以把牆壁刷成醒目的顏色,區別於其他店鋪,就更吸引人眼球了。”

就好比逛街,最特立獨行的那家店永遠是最吸引目光的。

韓秘書被說服了:“若是這樣的話,得抓緊時間了,青互會還有二十多天就開始了。”

“儘快吧。”

夏央也不想這麼折騰的,問題是在室外的時候,人家一過來就能看到你攤位上有什麼。

現在是在店鋪裡,得吸引人有進店鋪的意願才行。

別問,問就是上過當,當過冤大頭。

兩人量完了尺寸,又馬不停蹄的回了食品廠,韓秘書要去跟馮廠長彙報店鋪的佈置。

夏央則去了五廠房,沒別的,魯大師來了,她得看熱鬧去。

:()年代文裡嫁極品,我懶饞他奸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