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決定開展一系列的宣傳活動,改變市民的觀念。她在城市的中心廣場舉辦了大型的立體綠化系統展示活動,向市民們介紹這種系統的諸多好處,比如節能減排、美化環境、改善居住舒適度等。她還邀請市民實地參觀已經安裝了立體綠化系統的建築,讓他們親身感受這種新興事物帶來的變化。

對於物業擔心的成本問題,丫丫與政府協商,推出了一系列的補貼政策,減輕物業的經濟負擔。同時,她也承諾提供完善的售後維護服務,確保系統的穩定執行。

在丫丫和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立體綠化系統逐漸在城市中推廣開來。城市的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更多的綠色出現在高樓大廈之間,空氣質量也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辰辰在環保經驗書籍出版後,收到了很多來自各地的反饋。有讀者給他寫信,講述自己如何根據書中的經驗在當地開展小範圍的河流治理工作;也有學校邀請他去做演講,希望他能給孩子們傳授更多環保知識。

辰辰欣然接受這些邀請,他知道這是傳播環保理念的好機會。每次演講,他都會提到衛雨氳對他的教導,他說:“我的奶奶一直教導我,做人要懂得感恩,要儘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離不開奶奶的教育。她教會我在面對困難時不退縮,在取得成績時不驕傲。”

衛雨氳雖然完全過著養老生活,但她的影響力卻像漣漪一樣在周圍擴散開來。鄰居們看到衛雨氳一家三代都在為社會做積極貢獻,都對她十分敬重。有時候,鄰居們會帶著自家做的糕點來看望衛雨氳,大家圍坐在院子裡,聽衛雨氳講述一些人生哲理。

衛雨氳總是微笑著說:“人這一輩子啊,要活得清白,行得端正。就像我的孫兒辰辰和孫女丫丫,他們在做環保事業,這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好事。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點好事,這個社會就會變得更美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辰辰開始關注到鄉村環保的重要性。他發現很多鄉村雖然有美麗的自然風光,但在環境衛生、生態保護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辰辰決定深入鄉村開展環保工作。他首先到各個鄉村進行調研,瞭解鄉村的汙染來源。他發現,在一些鄉村,由於缺乏有效的垃圾處理系統,垃圾隨意堆放的現象十分嚴重;還有些鄉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過度使用農藥和化肥,導致土壤和水源汙染。

辰辰回到家後,和衛雨氳說起他的發現。衛雨氳說:“辰辰,你想做這件事是好的,但鄉村和城市不一樣,那裡的情況更復雜。你要和村民們好好溝通,瞭解他們的想法,讓他們真正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辰辰牢記奶奶的話,他再次回到鄉村,開始和村民們一對一的交流。他並不一開始就強調環保的大道理,而是先從村民們關心的生活問題入手。

“大爺,您看您家附近這堆垃圾,夏天的時候是不是有很多蒼蠅蚊子啊?這不僅影響您的生活環境,還可能讓您和家人身體不舒服呢。如果我們能把垃圾處理好,您的生活就會更舒適啦。”辰辰耐心地對一位村民說。

他還組織村民們觀看一些關於土壤汙染和水源汙染危害的科普影片,讓他們直觀地感受到過度使用農藥化肥的後果。慢慢地,村民們開始接受辰辰的環保理念。

辰辰趁熱打鐵,他聯絡了一些環保企業,為鄉村引入了適合的垃圾處理裝置,還請專家來給村民們講解生態農業的知識,教他們如何合理使用農藥化肥。

在辰辰的努力下,一些鄉村的環境開始有了改善。原本堆滿垃圾的村口變得乾淨整潔,村民們也開始嘗試採用生態農業的方法種植農作物,鄉村的生態環境逐漸恢復生機。

丫丫的公司在環保領域持續創新的同時,也開始關注國際環保援助專案。她看到一些發